- 朱伟男;
根据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特质,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可促进高校强化社会化管理,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化。文章将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思政教育队伍管理机制、实现分级管理,革新思政教育队伍考核制度、完善保障制度,维护思政教育队伍物质基础、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多维一体教育培训体系四方面入手,强化学生社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2024年05期 v.40;No.25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剪纸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是世界的艺术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分析非遗剪纸的思政育人功能、非遗剪纸在高职院校传承的困境,进而探索非遗剪纸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旨在守护文化根脉,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2024年05期 v.40;No.25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路路;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嵌高校思政课能培育劳动观念、涵养劳动情怀、锤炼劳动意志并提升劳动素养,更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部分大学生对劳动观念认知偏差,思政课对劳模精神培育不到位等现实需要,加之国内外实用主义价值观影响,劳模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尤为迫切。思政课应坚持价值导向,立足师生劳动认知提升,着力挖掘劳模素材并创新教学方法等培养劳动情感,从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劳动内容、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锤炼劳动行为,切实增强劳模精神培育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年05期 v.40;No.25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春娱;谢凌燕;
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是党的建设“灵魂”和“根基”。作为为党育人的主阵地,高校必须确保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这也是高校党组织的使命和职责。在关乎党的领导、学校发展治理等方面,以及确保党的领导方向、育人大局、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部署执行、各类队伍建设等方面,学校党委应承担主体责任。并紧跟世情、国情,找准定位,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全力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组织、人才保证。
2024年05期 v.40;No.25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顶勇;
“三全育人”是当前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理念,也是思政教育全面改革的关键举措。为了贯彻该项理念,高职医学院校着手建设“三全育人”的品牌及体系,从微观层面,将品牌思维引入育人工作中,围绕品牌意识、品牌知名度以及品牌美誉度等,打造全员育人队伍,搭建全过程育人渠道,完善全方位育人机制,进一步提高高职医学院校人才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其综合素养,培养出符合新时期社会建设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促进育人正向循环。对此,文章通过分析高职医学院校建设“三全育人”品牌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分析了并提出为全员育人实现提供动力、增强全过程育人影响力、提高全方位育人竞争力的院校“三全育人”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以期对高职育人工作有所帮助。
2024年05期 v.40;No.25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赟;徐迎涛;王键胜;
为强化思政教育效果,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文章对思政教育内涵进行简单阐述,并探讨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价值意义,最后立足于高职院校特点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路径,具体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思政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落实新媒体技术等,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或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2024年05期 v.40;No.25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昕昕;
“四史”教育可以纠正学生的偏颇认知,使青年大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四史”资源为基础,优化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可以使思政教育内容得到创新,更能帮助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产生全面且准确的了解。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对青年大学生的长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开展建立“四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2024年05期 v.40;No.258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曼蕊;
伟大建党精神从认知、行为、意志和情感四方面分别对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挥铸牢信仰引领、强化价值旨归、激发斗争意志和培育行动品格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优质核心资源。新时代强化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当从牢固价值引领、顺承初心使命、弘扬斗争精神、恪守党性与人民性等层面着手,坚定政党自信与文化自信,科学构建起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2024年05期 v.40;No.25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佩英;
朋辈榜样教育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树立富有可学性的朋辈榜样,将具有直观、形象、人性化特点的朋辈榜样教育渗透入大学生常态思想教育中,使学生感到易于学习和效仿,可能超越,从而坚定向榜样学习的信心,能有效提升榜样教育实效性。XR学院在“与优秀同行”系列活动实践及调研总结中,探索出朋辈榜样教育发挥效应的有效模式,引导更多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激发学生明确方向,以更好姿态迎接未来,让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者。
2024年05期 v.40;No.258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影;刘昱彤;
本文在理解新时代内涵基础上,研究在新时代如何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分析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文章从学校、教师、课堂、平台四个不同角度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策略。即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应立足于时代背景,采取科学的培养策略,通过提高学生文化认知,提升学生的文化体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通过思政教育实现文化承创生成大学生文化自信。
2024年05期 v.40;No.25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麻彩凤;
地方高校学报在提升学术交流水平、增强学校声誉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地方高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理解其理论框架与发展模式,清晰办刊思路,调整办刊定位,并增强开放性办刊意识,从而坚定不移地迈向品质化发展的道路。然而在具体办刊中,部分高校却普遍面临着媒体融合不足、队伍建设滞后及学报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需要学校依托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积极运用微博、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助推学报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地方高校学报的社会效益。
2024年05期 v.40;No.25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琪梅;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革命老区,泸州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泸州市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青少年思政课教学,发挥着价值教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精神塑造功能。就红色文化资源本身的价值而言,其稀缺性、不排斥性和可转化性的多重价值属性,为开发利用并融入青少年思政课教学提供可能。就红色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思政课教学的关系而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青少年思政课教学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这将有利于在青少年思政课教学中有效融入泸州市红色文化资源。
2024年05期 v.40;No.25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出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以及大国工匠等。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多元化的手段深度融入工匠精神,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为“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本文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涵,详细分析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具体的培育方式和路径,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了教学反思,旨在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融合效果,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5期 v.40;No.25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悦;
以ChatGPT为首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快速更迭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强劲冲击,也为处在互联网前沿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上“智能内核”带来了应用可能。在应用于网络教务教学和网络应用服务时,ChatGPT可以提供信息和知识、促进互动和交流、辅助教学和研究,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支持和服务。但是,由于其不具备情感理解能力、缺乏人类教师的经验和直觉、实时反馈能力不足等原因,其应用会伴随一些局限。本文在此背景下,对ChatGPT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研究,以期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2024年05期 v.40;No.258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抗;
新时期,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既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又能够发挥娱乐作用,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广受学生群体欢迎。同时,体育舞蹈教学中,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丰富的功能价值。为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要价值以及新时期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不足,重点研究了新时期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创新思路,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2024年05期 v.40;No.258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晶;
产教融合背景下,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对艺术类教育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该团队的独特优势以及团队建设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挑战,并提出了加大“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人才的引进力度、共享校企资源,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平台、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体系、建立产教融合平台等对策,旨在实现艺术类“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满足艺术教育的特殊需求。
2024年05期 v.40;No.258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爝;
文章以福建省为例,从红色音乐与红色文化属种关系出发,重点抓取近年来具有福建地区红色文化元素创作的音乐作品为典型案例,在音乐与文化、文化与教育的互融共通关系中探赜地方高校党史教育的具体路径。从音乐文化艺术层面助推地方高校党史教育阵地建设,不断提升新时代青年的爱国自觉。
2024年05期 v.40;No.25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熠萌;段江华;
“移觉”是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形成的一种深刻的美学经验,它是不同类型的艺术之间交流与联系的桥梁。一幅画作若能使人从观感中产生乐感,其构图元素的排列特点和意象的创造,必然会对听者的音乐体验和回忆表现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引起审美上的“移觉”。《听琴图》乐感是由“画眼”为核,辅以图像形式构成的结构和观众对艺术感受的体验回忆所引发的。从“画眼”与“移觉”的维度出发,对《听琴图》的构图、意象和思韵进行剖析,探寻“画眼”与“移觉”融通性的内在结构,呈现宋代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融通。
2024年05期 v.40;No.25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惠倩;
美育视野下学前音乐教学中儿歌表演唱的编创与实践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激发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从美育视野出发,探讨了学前音乐教育中儿歌表演唱的编创与实践。首先介绍美育视野下的学前音乐教育,然后根据学前音乐教育中儿歌表演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策略,最后探讨学前儿歌表演唱编创与实践,进一步验证了相关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4年05期 v.40;No.258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洋;
《洞箫赋》《长笛赋》是汉赋中的优秀代表,作为专门描写乐器的赋,《洞箫赋》《长笛赋》在音乐领域意义重大,彰显了乐器和汉赋的呼应关系,即乐器为汉赋提供了意象、传承内因和文化思想内核,汉赋又为当代乐器和音乐文化回归音乐本质、遵循自然之道、强调以悲为美、发挥教化作用等意图提供了出口和载体。文章通过对《洞箫赋》和《长笛赋》及其作者的研究,既可以探究乐器赋所蕴含的文化内核,管窥当代乐器文化概况,也为了解汉代音乐文化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尝试。
2024年05期 v.40;No.258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光辉;
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高职体育教学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在贯彻人本理念、重新定位教学核心和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方面。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连贯性和整体性的教学,并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并持续监测教学深化过程。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高职体育教学实践路径,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并使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得到有效培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2024年05期 v.40;No.258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寅秋;
作为重量级的叙事史诗,《荷马史诗》的叙事中蕴含两种不同的时间序列——线性时间与循环时间。两种时间叙事折射出古希腊人看待自我生命的两条路径:发展与永生。线性时间观蕴含着古希腊人“凡人有朽”的生命观以及对现世生命发展的重视;循环时间观则更多寄托着古希腊人对事物永恒、凡人永生的美好希冀。解读时间书写,有助于进一步探寻时间背后古希腊人蓬勃的生命意志与积极的价值求索。
2024年05期 v.40;No.25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为;
闽东畲族传统舞蹈风格独特,但面临失传的危机,因此必须创新舞台呈现形态,融入时代发展潮流。基于民族融合视域的文艺美学指导思想,文章提出了塑造利于舞台呈现的民族融合艺术、发现利于舞台呈现的共同民族记忆、使用利于舞台呈现的时代精神主题等舞台呈现形态的理念主张;分析了创新多维载体,建立长效机制为闽东畲族舞蹈舞台呈现达成效果;结合闽东畲族舞蹈发展的历史现状,提出舞台呈现形态的创新路径,即升华深化主题立意、创新设计动作语汇、主动实现畲族元素的抽象化转换、积极探索舞台设计的跨界融合等四个方面,从而更好地做好传承与弘扬工作,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05期 v.40;No.258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怡晴;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课程思政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要求教师具备育德育人的能力与素质,并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思政意义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价值观等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辩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2024年05期 v.40;No.258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霞坤;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新政策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不仅着眼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还强调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必须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潜力,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需求。
2024年05期 v.40;No.258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文明;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也应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此一来,不仅能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果,也能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科学性与多元性。为探讨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与构成要素,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点如何建设有效的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2024年05期 v.40;No.258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丽;
目前,短视频行业逐渐呈现出内容多样化、平台生态化及用户参与度高的特点。三农短视频是短视频精细化与垂直化发展的产物,能够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一个直观、生动的传播途径。同时,三农短视频也能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吸引游客和投资,带动乡村经济的增长。本文从乡村文化传播下的短视频内容、特点出发,分析短视频传播的问题,提出以内容创造、运营推广、平台管理为主的传播路径。
2024年05期 v.40;No.258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娇莲;
叙事医学发展理念的提出,将行为关怀、人文关怀等融入医疗服务体系。高校基于叙事医学的人文素养提升,要在充分明确叙事医学应用意义与医学价值的同时,做好对各类教育问题及教育需求的分析,进一步完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强化培养有效性,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更好胜任未来医学专业岗位工作提供多元化教育保障。
2024年05期 v.40;No.258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天翼;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而今,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动力和新途径,数字乡村应运而生。乡村治理数字化既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剂,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当前,在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由试点转向推广的关键阶段,对国内乡村治理数字化的经验进行总结借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我国在数字乡村建设终期评估中成绩突出的地区为案例,总结其可资借鉴的经验,以期能为我国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提供启示和帮助。
2024年05期 v.40;No.258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绍润;王禹丹;
《瞬息全宇宙》作为一部火爆欧美圈的电影,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内涵。文章通过对伊芙琳从中国到美国的地域跨越,从女儿到妻子再到母亲这三个不同阶段身份成功转换的考察,发掘其对自我身份价值的认同。同时以伊芙琳为个案,展现了一种打破男性中心文化束缚的可能,在与男性的关系上实现了从对抗到和谐。她治愈了父亲的阴影,改善了和丈夫的关系,化解了和女儿的矛盾,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体现出了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本文主要从伊芙琳的多重女性身份的转变、女性意识的意象化表现和超越性别和谐关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探析伊芙琳如何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性别意识。
2024年05期 v.40;No.258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鲁承昊;谢菲;
知识经济时代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而高校科研是实现科学知识生产和创新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前,高校科研存在制度导向的不合理,忽略了知识生产成果的应用价值;社会认同度低和目标导向的不一致阻碍了科研的合作;跨组织的平台建设的迟滞影响了科研创新的动力三个问题,并试析了高校科研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后,其对于高校科研成果应用价值、社会认知度、创新组织的协调和创新平台的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2024年05期 v.40;No.258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红燕;
随着社会上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高职院校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受到了威胁,影响了依法治校、平安校园的建设。若在高职院校应急管理体系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将难以保障高职院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经济、人文、政治等多方面内容,为此要明确思想政治与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之间的关系,了解高职院校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2024年05期 v.40;No.258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鹏;
黑龙江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取得进步,由于市场中的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现有的文化艺术创意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其实际要求,尤其是价格、性能以及外观等方面,所以在未来发展中要重点关注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只有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才能使商家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当前黑龙江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文化艺术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产业发展的方向。
2024年05期 v.40;No.258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思敏;杨海平;柯雁容;
本文以高校教师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阐述了慢性病治理的运动健康管理内涵特征和时代价值,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和实施框架。研究认为:从内涵层面看,运动健康管理实质上是借助身体活动干预手段促使个体习惯性健康行为养成,重构生活方式以实现个体慢性病主动治理的一种系统性、综合性健康服务实践。从价值层面看,运动健康管理是慢性病治理体医融合方式的路径探索、是对慢性病高校治理路径的创新探索。从实践层面看,基于健康管理实践框架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服务是实现教师群体慢性病治理的重要保障。
2024年05期 v.40;No.258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峰;
儒家优秀文化是做好新时代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文章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传承与弘扬儒家优秀文化的意义与内容。并以淮安市高职院校高职生为例,调查了高职院校高职生对儒家文化的认知现状及其思想意识的影响,阐述了高职院校高职生传承与弘扬了儒家优秀文化主要内容,全面讨论了高职院校高职生传承儒家优秀文化的路径。
2024年05期 v.40;No.258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吉泓;
民办本科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本文简述新时期民办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突出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方位的解决措施,助力民办本科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其在后续的高效管理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024年05期 v.40;No.258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亚玲;钟齐鹤;
技术革新和媒介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输出,手机游戏凭借携带方便、互动性很强和娱乐属性的优点成为了高校学生使用比较频繁的娱乐媒介,也成为了当前时代下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将以《原神》为研究对象,探究手游在网络平台是如何通过呈现中华文化来构建情感叙事的,这些思路为中华文化在高校传播和网络思政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启示,比如以现实为灵感设计思政教程和将文化元素有效融合网络媒介载体。
2024年05期 v.40;No.258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楚尧;
在移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与使命需要重新定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担当以及重视辅导员教师的示范与引导是必要的。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履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2024年05期 v.40;No.258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宪辉;
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能有效克服传统护理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提供一个更安全、可控且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量化的技能评估、深入的学习过程分析,并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思,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高校应通过结合虚拟仿真与实际操作,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实施个性化和自适应的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高互动性和参与度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感等策略,使护理教育更加高效、精准和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2024年05期 v.40;No.258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康蕊;
立德树人为新时代公安教育指明了培养方向与教育重点,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与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将BOPPPS教学模式的六个教学环节应用于《警务公共关系》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基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育教学理念,目的是形成学生参与式、自主性、科学化学习方式的同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的应用型警务人才。
2024年05期 v.40;No.258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陶秋月;
在学前教育阶段,学前教师是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位专业教育者,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队伍建设则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因此,本文积极探讨学前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水平,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2024年05期 v.40;No.258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萍萍;
基于创新教育视角下,推动教育管理改革创新,是实现高等教育持续优化,强化高校适应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各大院校展开教育管理创新上的探索,但是仍然在管理理念、管理形式、管理力量上存在不足。对此,从管理理念、人才培养机制、管理模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层面入手,提出教育管理创新策略,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价值,多维度的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2024年05期 v.40;No.258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哲荧;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维护国家稳定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思政课程供给方式常常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思政课精准供给的现实意义和实践困境,并从信息反馈机制、资源分配机制、学生课堂参与度、资金管控机制等角度提出了高校思政课精准供给的改革策略,以实现思政教育的长远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
2024年05期 v.40;No.258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之枫;施娴靖;卢晨;
英语课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功能,应立足产业,协同各专业必修课程共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前,高职专业课程与英语课程的融合仅停留在行业英语的研究范畴中,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在教材、教法和教师上均相对平行。文章对标新课标,提出师资团队跨界化、教学内容实用化、产出方式专业化等高职公共英语课与专业课程融合育人路径,旨在英语课程中纵横双向融入专业课程内容或技能,真正实现协同育人。
2024年05期 v.40;No.258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晏波;
近年来,高校学前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高校必须大力开展科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建设,通过实践活动,使教师能够真正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承担育人的责任。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有效融合,可以实现专业学习和立德树人同步进行。基于此,文章从学前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大思政课程体系下高校学前教育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理念、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v.40;No.258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芮;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体的摇篮,高校在塑造学生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法治思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注重法律素质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辨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文章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法律素质教育的价值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从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虚拟实验室和模拟案例、社交媒体和在线讨论等方面具体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法律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2024年05期 v.40;No.258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艳;
高校承担着培育新时代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职责,应始终重视人文精神的塑造,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作为基础的必修课程,具备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英语教学资源丰富,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外语技能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要融入课堂思政,将外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连接在一起,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念以及爱国情怀。文章旨在分析大学英语融入课堂思政的必要性与重要影响并提出实践策略,以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
2024年05期 v.40;No.258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丽艳;康兆敏;刘秀娟;
PI教学法基本理念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此法更有利于组织大班课堂教学~([1])。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础上积极引进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及各种教学平台的优势,适时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效发挥实施PI教学法。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势的实践中,积极探索PI教学法的应用和评价模式,PI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上重点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互动、课后巩固三个环节;在评价模式上更加突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敢于评价的能力,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性教学环境。
2024年05期 v.40;No.258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春梅;
高职二外俄语课程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深入分析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对俄语课程的学习需求,根据俄语的知识结构特点,采用“强化语音、弱化语法;突出交际、融入文化”的教学策略,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以实现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储备、拓展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培养目标。
2024年05期 v.40;No.258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窦婧嘉;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型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针对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改革建议。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现场调查法对应用型高校税法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从适应税法发展需要、满足企业用人要求、提高学生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针对以上问题和需要,提出了四个主要改革路径:优化课程体系并增加案例教学,引入网络在线教学以拓宽教学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加强校企合作以接轨社会需求。
2024年05期 v.40;No.258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宏莲;徐媛媛;
随着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融入”的不断深入推进,相关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研究生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能力有待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评估制度不完善。为解决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通过构建一体化研究生思政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评估制度、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坚持导师引领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措施,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
2024年05期 v.40;No.258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可;
本文以G省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为实际背景,深入探讨和系统研究“三教改革”(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全面革新)视域下《会展数字化营销》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创新实践。文章创新性地提出并详细阐释了反思观察体验式教学法,这种方法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对学生行为的细致观察以及对教学环境的全面体验。文中详细探讨了如何将此教学法有效融入教学能力比赛的课程设计中,以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全面提升,并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教学反思,展示了该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批判性思维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的积极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深入探索,结合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为高职院校教学人员提供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05期 v.40;No.258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娟;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多以老师为主导地位,由老师利用教材载体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此种教学模式仅局限于对学生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而缺乏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且缺乏对学生国际思维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综合人才培养目标。而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学生职业发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了一些新的需求,需要大学英语培养能够满足国际化的人才。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当前新国际形势与就业环境,基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定位与国际化人才界定原则,构建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的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及策略,转化教学思维、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教学目的。
2024年05期 v.40;No.258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项敏;
在信息时代下,数字技术的发展使高职教育工作的落实发生了改变。在英语教学中,当前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实效,改变信息技术使用单一的问题。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想要使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可以通过此举来完成学习资源的不断整合,并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限制得到解放,这样才能在新型教学模式下以全新的理念作为支持,在数字技术的使用下,使学生的英语兴趣得到培育,使学生的英语视野更加开阔。
2024年05期 v.40;No.258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睿;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概述了高职院校资产配置和预算管理的概念,深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在高职院校运营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运营效益,提出了优化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的对策,包括完善资产配置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建立联动机制以及完善监督机制等。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进高职院校的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05期 v.40;No.258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婷婷;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前素养培养要从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配置及考核与毕业要求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认同思想,为学生步入教育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将在介绍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前素养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学生职前素养,树立学生专业认同思想,望能够为广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提供浅显的意见。
2024年05期 v.40;No.258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欢;
目前,高校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建构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学科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对高校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建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建构方式,分析了当前学科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并从灵活的学科整合、注重学生中心、与社会接轨、加强教师培训、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这几方面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构建更具有实际应用性和创新性的高校教育体系。
2024年05期 v.40;No.258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晓;
新时期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建设,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做好对信息化课程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及教育对策的运用。通过建立线上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评估机制、加强信息化教学工具的运用及打造英语课程思政学习社区等多种路径,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水平的全面提升夯实基础。
2024年05期 v.40;No.258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露;
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育创新发展,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新的思路,实现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丰富性的提升,拓展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新路径。高校应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育体系建设,利用加强情境教学教育互动、建立能力导向授课机制及深化兴趣引导教育布局等基础策略,进一步做好思政教育衔接,强化高校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的育人水平。
2024年05期 v.40;No.258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澜曦;
本文以大数据背景为核心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发展分析,从技术趋势、技术优势及技术发展载体等多个方面进行内容探究,并从技术优化及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大数据容器化与容器编排、数据湖与数据仓库搭建及大数据分布式计算框架建设等基础策略,以期提升大数据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应用有效性。
2024年05期 v.40;No.258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嫄;
高等教育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引下逐渐趋向数字化发展,并摸索出“互联网+教育”模式。对于大学武术教学而言,可基于该新型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本文简单总结归纳了传统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互联网+教育”模式对大学武术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性提出“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大学武术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2024年05期 v.40;No.258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冬;
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纲要》中指出,要将心理育人融入到十大育人体系中,进一步强化了心理教育的育人要求与导向。本文结合心理育人的概念意义、内容任务及目标方向,分析新时代心理育人所面临的问题,探究提高心理育人质量的路径,以期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2024年05期 v.40;No.258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秀敏;
本文对技能大赛在高职护理专业建设和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以赛促建,提高护理专业建设质量;以赛促教,提升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综合能力;以赛促服,助推思政教育精准落实等实践路径;以期发挥技能大赛与护理专业教学融合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024年05期 v.40;No.258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阮瑜;
“双高”建设作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了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需求和研究。高职院校通过制度建设,发挥人才优势,从而给“双高”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研究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结合管理原则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强化做好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2024年05期 v.40;No.258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芳;
本文通过对漳州市属三所公办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认知不足、劳动教育态度不够积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不容乐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即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内涵、扭转劳动教育认知偏差、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全面优化劳动教育内容、健全劳动素养考核机制、多措并举完善师资配备。
2024年05期 v.40;No.258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成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的汽车专业教育主要侧重于技术和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往往缺乏重视。文章通过对美育教育的理论基础、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以及美育教育在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应用与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为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美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2024年05期 v.40;No.258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雄杰;
职业本科教育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与职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本科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同样也是落实三全育人德育理念的要求。为加强职业本科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本科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以三全育人模式对职业本科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引领为切入点,探讨了三全育人模式下职业本科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现状,最后围绕三全育人模式下职业本科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出了相应实践路径。
2024年05期 v.40;No.258 20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巧丽;王玉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企业对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文章将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入手,对跨文化人才的特点进行分析,解读其重要价值和作用,探索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力求能高效化进行人才培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高质量的跨文化技能型人才。
2024年05期 v.40;No.258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金书;郭凤;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日益重要,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高职教育中。文章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实施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实施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实施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导向,并提出了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创新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建立学习评价与反馈机制以及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四重有效路径,以期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v.40;No.258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鲍镜屹;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学方法和认知偏差、理论知识研究不足以及学生质量不均衡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高职英语教学需创新实践,以优化教学模式、凸显人本教育理念、深化学科教育与职业规划的联系为目标。具体措施包括改革传统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以及深化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这些实践,高职英语教学将更好地适应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2024年05期 v.40;No.258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晶晶;
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已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中职学校电商专业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社会专业人才培养重任。随着电子商务行业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标准逐渐升高,学校需对现有电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革,从而确保人才培养内容符合社会市场需求。文章分析现代学徒制概念与内涵、“岗课赛证”的内涵,并基于“岗证赛”中职电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依据,提出以技能大赛为抓手,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训结合”模式、立足1+X证书,明确中职电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定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中职电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管理体系,深化课程建设效果。
2024年05期 v.40;No.258 2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静;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主体”育人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基础、企业参与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育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双主体”育人实践教学的落实方法。高职院校应统筹各类资源,落实行动理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企业需提升参与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育的质量,加深校企合作深度,与高职院校构建更为长效的合作机制。通过基于校企合作构建订单式人才培育模式、混合二级学院模式、企业制的学院模式等,落实“双主体”育人实践教学,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024年05期 v.40;No.258 21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哲光;
文章首先阐述高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包括德育渗透的原则和其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接着分析德育渗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难点,包括时间限制、学生兴趣、教师素质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整合课程、引导学生参与、提升教师素质和创造条件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德育渗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难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024年05期 v.40;No.258 22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文静;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已逐步成为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常态,面对当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探索实践中存在的教师群体数字素养不高,在线教学平台不成熟,混合教学中线上、线下部分缺乏有效衔接等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高职高专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和育人功能,切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年05期 v.40;No.258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丽芳;
新媒体时代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了各行各业创新改革的进程。会计行业进入新媒体技术实现创新改造,使产业人才需求发生较大的转变。对此,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改革创新策略,使新媒体技术能够在会计教育中落实到位,提升会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助力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
2024年05期 v.40;No.258 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