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 元评价视角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探究

    江振刚;

    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存在教师与学生两大评价主体分离的问题,由此使课堂教学评价出现偏差与失误,没能发挥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调控、监督的作用。文章从问题出发,通过元评价理念的运用,阐述思政课堂教学评价坚持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结合、他者评价与主体自评的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促进思政课堂指挥棒作用的发挥,促进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2022年12期 v.38;No.24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生态及其治理

    景佥;杨青;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科技不断进步,各种传播媒介不断更新、变革、升级,移动终端、智能移动终端广泛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大背景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话语权不被弱化,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满足当下复杂信息社会的需求,文章着重于研究融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及其治理策略。

    2022年12期 v.38;No.24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组织起来”思想融入乡村振兴的途径

    李东生;

    “组织起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农治思想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战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组织起来”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农村善治、供给基础性保障四个方面。新时代乡村振兴强调“组织起来”,主要是因为这是探索具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也是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治道路的结果。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融入“组织起来”思想资源,通过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壮大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途径实现乡村“组织起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22年12期 v.38;No.24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成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党建价值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李华雨;

    新时代对成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党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构筑新的党建工作模式。成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党建价值功能体现在满足时代发展必然要求、强化成人高校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文章阐述了成人高校教育核心概念界定,结合党建在成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功能,分析党建价值功能的具体实现模式,提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增强组织政治功能等策略。

    2022年12期 v.38;No.24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00后大学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路径

    胡蓓;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拯救水深火热的旧中国、建设日新月异的新中国、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密码和精神之钙。文章以北京冬奥精神为例,首先从时代要求、价值意蕴方面分析了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然后,提出了以学生党支部为抓手,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以点到面,弘扬奥运精神的构建路径,以期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进一步发挥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引领的作用。

    2022年12期 v.38;No.241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

    林知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多次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健全“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其领导力培养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文章基于对“三全育人”内涵认识,通过梳理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方式,分析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对于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意义、当前领导力培养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应提高重视,转变理念,完善体系,促进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

    2022年12期 v.38;No.24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心理契约问题分析

    夏忠彪;林志锋;佘勉吾;

    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化、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心理契约的频繁运用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特征。心理契约的良好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培养质量。然而在心理契约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心理契约的运用效果造成了严重阻碍。文章从学生干部与教师层面,以及学生干部与学生层面,对当下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心理契约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期望能够对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提供有效的改善思路,进一步释放心理契约效用,提升管理质量,为推动学生全面进步提供有效帮助。

    2022年12期 v.38;No.24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林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杨秀兰;曾美静;

    理想信念被喻为人精神上的“钙”。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容易得“软骨病”,就无法承担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因此肩负“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使命的高校就必须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将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落实好、完成好。李林精神是抗战时期太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核是“爱党爱国、亲民爱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将李林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有志气、骨气、底气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无法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等问题,阐述了李林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价值,并提出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打造校本文化特色样本等融入的具体路径。

    2022年12期 v.38;No.24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三全育人”为视角

    郑海锋;蔡靓觐;赖诗祺;

    为了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稳固树立崇尚廉洁的观念,构建文明和谐高校,高校需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进一步将政策落实到位,减少高校腐败现象的滋生。文章依据问卷调查、相关文献查阅、实际情况调研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中大学生教育情况以及当前高校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廉洁教育全员育人、廉洁教育全程育人等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2年12期 v.38;No.24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7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升路径

    阿力木·艾尔肯;古再努尔·吐洪;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不仅是提升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育人成效提出的新要求。在新时代,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是我国很多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因素着手进行深入探析,为有效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适用的对策和建议,力图引导高校大学生切实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提升。

    2022年12期 v.38;No.241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加强和改进高校中共党史教育的策略研究

    陈慧霞;

    中共党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记录,亦融合着民族精神和文化血脉,必须要伴随时代发展而传承与牢记。文章结合当前高校中共党史教育现状,厘清高校党史教育重要性认知不充分、大学生缺少正确的学习态度、党史教育实践活动不够规范等影响因素,并提出不断深化课堂教育改革、组织知识竞赛与社会实践、引入革命基地与典型人物、以电视和网络传媒宣传教育等加强与改进策略,以此提升高校中共党史教育效果,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2年12期 v.38;No.24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人文·社会

  •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

    周亚圣;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上得以快速提高,人们在消费上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心理,“衣食住行”中的“衣”首当其冲,受文化的全球化冲击,传统服饰文化被边缘化的现象日益明显。高校不仅仅承担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功能,作为青年聚集地,同样也成为服饰文化展示、交流的重要场所,传统服饰文化和其他服饰文化的对话成为大众所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将传统服饰与相关课程进行结合、增强校园文化活动中传统服饰“美育”建设等策略,以进一步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022年12期 v.38;No.24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徐宇峰;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体育思想精髓,传统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既能够提升我国文化综合影响力,也可在更广阔领域扩大文化影响。文章对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加以分析,提出要先建立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品牌,再结合纸媒、新媒体、电子媒体构建全面有力的文化传播钮带;要充分利用我国在国际政治影响力方面的优势,带动体育文化传播;也要聚焦内生可持续发展动力,积极培养综合型人才,以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对外传播格局。

    2022年12期 v.38;No.241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雇佣关系对创新创业教师增收影响及政策探讨

    龚睿;

    本研究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基础上叠加分位数回归法来分析雇佣关系对创新创业教师收入的影响,结合前期创新创业教师自我雇佣行为机理及约束条件的实证研究结论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丰富雇佣关系研究理论,且为有关行政部门制定就业引导和创业激励政策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022年12期 v.38;No.24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的内在特征与优化思路

    范媛吉;彭薪羽;

    化解教育建筑与居住建筑矛盾、缓解个体价值与社会生活冲突、实现自律与他律动态平衡的内在需要促进了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的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人与环境、人与组织、人与时空三个层面。改进和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园区的“软结构”,要彰显时代性、体现开放性、突出协同性、打造体验性、坚持价值性。

    2022年12期 v.38;No.24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防疫常态化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模式研究

    窦海燕;

    高校突发事件档案是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突发事件档案的内容和特征,从健全机制保障、构建档案预案框架、优化档案业务管理策略方面探讨了高校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模式的研究思路,以期对高校突发事件档案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2022年12期 v.38;No.24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社会转型背景下开展家庭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邢元梅;

    社会转型导致我国家庭变迁加速,同时引发子女教育、养老以及经济保障等问题,这对传统家庭生活模式与家庭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并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文章深入分析了社会转型对家庭变迁所带来的影响,明确家庭社会工作的必要性,从而探究家庭社会工作开展的策略,以此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有益建议。

    2022年12期 v.38;No.24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9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与育人路径

    陈之标;余涛;

    大学的体育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能提供大学生在人格塑造、思想品德养成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养分”。在贯彻“立德树人”,强调“五育并举”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文章通过梳理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建设要求,分析其发展建设存在的困境,建议加强体育硬件建设力度,推进体育场所设施多样化;培养正确体育文化理念,增强体育价值认同感;健全学校体育制度文化,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深化体育教育体系改革,加强体育课程创新建设,发挥高校体育文化育人价值。

    2022年12期 v.38;No.241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体系探索——以闽江学院“小海志”志愿服务队为例

    陈雅嫄;

    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其在育人方面发挥着价值导向、素质提升、能力培养等作用,彰显了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但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仍然存在主动意识薄弱、组织管理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未能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针对这一现状,闽江学院坚持育人导向,不断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体系,通过加强思想引领、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完善志愿服务育人机制等路径,有效实现了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目标。

    2022年12期 v.38;No.24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艺术

  • 新中式装饰艺术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阎艺;

    新中式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新中式不是古典元素古板的堆砌,也不是追求潮流单一的侘寂,它本应是折中圆润的美,既有感悟宁静的阴翳,又有浪漫诗意的明媚;既有古典美学的隽永雅致,又有现代美学的简约时尚,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目前,国潮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新中式装饰艺术风格。文章从新中式装饰艺术风格的特点入手,从多个方面展现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求更好地融合室内装饰设计和新中式元素。

    2022年12期 v.38;No.241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9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文本审美特征分析

    程勇真;

    《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主要阐述和分析了夏商周时期中国美学思想的历史发生及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段中国美学思想呈现的不同审美特征。该著的探源性工作起到了真正的正本清源作用,使中国早期审美意识的发生呈现清晰的历史面貌,也使中国早期美学思想的发展呈示明晰的历史脉络。《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文本审美特征:重视始源性、注重形而下的器物美学研究、呈现一种大美学研究视野、创造性新论迭见不穷。该著能使我们对夏、商、周三代的美学思想有更为深入的认知。

    2022年12期 v.38;No.24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自信视角下外宣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

    张凤;

    外宣翻译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人们文化自信、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具有深远意义。传统外宣翻译较为强调文本及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对翻译者背后的文化信息关注较少。而文化自信视域下,较为强调外宣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处理,促进外宣翻译的创新化。文章从功能目的论、生态外宣翻译伦理、顺应翻译理论的维度,分析文化自信视角下外宣翻译的文化信息处理理论,从明确文化信息在外宣翻译中地位、选择外宣翻译的策略、创新外宣翻译的方法、落实文化自信的维度,提出文化自信视角下外宣翻译的文化信息处理方法及对策。

    2022年12期 v.38;No.24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艺术类专业班级管理策略实践研究

    何飞;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是大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为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成长环境、成长规律和成长模式,与其他专业类大学生相比,个别人存在政治意识淡薄、集体观念缺失、纪律性不强、缺乏理想信念、忽视文化课学习等问题。在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时,采用常规的方式、方法不能起到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在大学期间正面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相适应,通过班级管理来帮助他们树立理想信念,增强集体观念和加强自我约束,引导和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022年12期 v.38;No.24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融入课程体系优化对策

    卢应涛;

    高职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设计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和人才教育过程中,通过明确人才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能够确保培养出来的产品艺术设计人才专业技能过硬,并且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认知能力,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开展服务开展工作,更好地满足国家建设要求。但现阶段在产品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观念不清晰,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的问题。因此,在产品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就需要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其中,加强顶层设计,达到齐抓共管,更好地推进系统化构建,坚持思想育人和职业育人相结合,突出课程思政的目标定位,要将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确保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符合新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2022年12期 v.38;No.241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等院校中传统音乐的发展策略——以孔子乐教思想为视角

    刘爽;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教育家,其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直接影响当今教育。孔子对“乐”的教育作用高度重视,他提倡的乐教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着重强调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一致,坚决抵制“艺术的艺术”的观点。文章研究过程中首先阐述了孔子“乐教”思想的形成,其次叙述发展传统音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高等院校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状况,最后探讨了更好地整合古代文艺与音乐素材、树立正确的态度等孔子乐教思想影响下的中国高等院校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策略,以便实现中国高等院校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022年12期 v.38;No.24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与实践——以《21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第一单元为例

    焦扬;

    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听说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如何提高听、说能力是广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传统的视听说课堂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视听说课程改革,聚焦于“驱动—促成—评价”各教学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以致用。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这几方面,以具体的教学案例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究,以期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2022年12期 v.38;No.24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环境下的任务型教学与测试一体化实际应用探析

    杜默君;

    任务型教学与任务型测试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与测试过程中,由于任务型教学、学习和评价不能达成一体化,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文章以大学英语学科为例,阐述任务型教学与测试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厘清了任务型教学与测试一体化的基本原则,探讨了融合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解释了任务型教学与测试一体化在教学中的意义,从而提升了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力。

    2022年12期 v.38;No.241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开放到放开:当播音与主持艺术走进课堂——以《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为例

    朱婧媛;董书研;

    文章基于教学实践过程、课程培养方案与学生学情反馈等材料,以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拟剧理论和“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为理论背景,对比分析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与《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在关于语言教学上的具体差异。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口语》可以从必要性、可能性与实践性三个维度展开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借鉴、开发与融合创新。由于二者同属于语言类教学,而《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仍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部分,教学上的重叠和交互给予了二者相互借鉴的可能,其可以从克服面子保全、创设环境、开发教育三个层面展开具体的教学实践,从而完备自身体系。

    2022年12期 v.38;No.241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合社会热点话题的课程导入——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为例

    聂志锋;尹曼芬;

    大学英语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了解国外的社会文化,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的异同,从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因此,大学英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文章以教学案例的方式,呈现了在大学英语课堂导入环节引入社会热点话题讨论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2022年12期 v.38;No.241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策略

    肖玲;祝爱华;

    OBE教育理念是一种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现如今,原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够创新,加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成为必然通过这种手段可以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提高大学英语实用产出效果,使OBE理念得以实现。文章在对OBE理念展开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现存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最后提出制定教学体系的设计方法。

    2022年12期 v.38;No.24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基于第三课堂背景下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

    林佳青;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当前高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面临劳动教育价值不明、体系不显、内容不足等困境,为此,要深入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路径;结合第三课堂,深入挖掘内涵,凸显劳动育人价值;全员参与,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内容,提升劳动育人成效。

    2022年12期 v.38;No.241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周德荟;王长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从工作学习到日常生活,互联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技革命、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社会的每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的隐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更新升级换代更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稳定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社会进步发展的节奏相统一,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导向,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互联网信息内容、载体相匹配,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性以及独特的学科特色,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角度发展。

    2022年12期 v.38;No.241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网络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钟丽花;

    高校网络继续教育是我国继学校教育后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终身学习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继续教育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质量以及水平的提升,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强调教学效率。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网络继续教育实现稳健发展,对提高高校网络继续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网络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因、困境,并提出明确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等高校网络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2022年12期 v.38;No.241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科护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忻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婧;米鑫;刘少华;

    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当前,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外科护理教学团队结合“外科护理”课程自身的特点,首先从教学团队建设、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思政目标的确立、课程标准的修改等方面做出了外科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改革总体规划,其次从课堂教学融入路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课程思政的具体探索和实践。外科护理课程思政的改革,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职业认同感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

    2022年12期 v.38;No.241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课堂改革研究

    戴菲菲;

    为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动高校课堂改革是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教学和育人工作的核心,对高校整体发展亦影响深远。对此,应明确高校课堂改革的内涵,明确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困境,包括课堂教学重视度低、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思政功能未凸显、教学内容与岗位脱节等,继而采取优化高校课堂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等针对性策略,依托课堂改革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期 v.38;No.241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建设路径研究

    赵小锋;易亚军;高荣发;

    改革开放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进入新世纪后民办高校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相较于公办院校,则有起步晚、进程短、规模扩张快、发展状况千差万别等特点。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已整体迈入质量文化的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在同步迈进的过程中,面临由于积淀不够带来的问题。因此需要“追赶超越”,做强底子,顶天立地办大学;需要“速度、加速度”、做强队伍、人才强校谋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做精、做细”,脚踏实地抓质量。

    2022年12期 v.38;No.241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提升研究

    王嘉茉;张会杉;钟少基;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规范、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国务院提出的深化教学改革意见中,明确了新时期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校专业教育中,通过促进思政理念与职业教育相互融合,切实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定义不断变更,高校不能只重视技能培养,需要基于学生将来发展,对教学框架做出调整,形成思政与职业素养结合的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确保学生的个人能力有所提升。

    2022年12期 v.38;No.241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艺术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张晶;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艺术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契机,既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作用,又增强融合教育实践的成果。而如何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成为高校教育较为关注的话题。文章依据艺术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从落实美育教育、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维度,论述艺术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必要性,并分析了艺术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困境,提出树立新教育观念、完善融合教育机制等实践路径。

    2022年12期 v.38;No.241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针对校园网贷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黄国威;

    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上网也成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互联网+”也成了我国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校园网贷等不良信息也成了高校教育教学中主要的问题之一,校园网贷的兴起,对高校学生的消费观造成一定的错误引导。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高校思政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抵制不良校园网贷对学生的影响。

    2022年12期 v.38;No.241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阿米巴经营理念的教学管理探索——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

    张贵平;

    如何调动师生积极性以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阿米巴经营是一个“实现全员参与经营,主动创造收益”的经营体系,文章总结了阿米巴经营模式凝聚全员力量的要诀,并探索将其应用于教学管理中。从强化对师生的价值观念引领、进一步细分基层组织增强教师使命感、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师生不断自我完善三个方面优化教学管理机制,从而调动师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升教学质量。

    2022年12期 v.38;No.241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与技术应用

  • 职业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路径

    金明敏;

    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技术革新,为我国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将以职业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为核心,分析实训基地建设对其人才教育培养的实际影响,并明确实训基地建设视角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及教育困境。以期通过探究职业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路径,为未来职业人才教育的稳步推进提供部分理论性问题解决建议。

    2022年12期 v.38;No.241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悉尼协议》范式下的高职学生事务管理

    戴智伟;

    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发展,《悉尼协议》已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标准。而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事务管理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习成果达成。新三中心论、成人呈现期、协同育人、逆向设计、评价驱动等理论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依据此理论基础,文章探讨了支撑高职学生事务管理可操作的治理、三核心理念工作、协同育人、寝室管理、机构协调、产教融合等运行机制,以期保证高职学生事务管理科学运行。

    2022年12期 v.38;No.241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智慧化教学研究

    关荔文;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是目前中职教育阶段的合格及选拔性考试,其对中职学生的升学教育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中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当以学业水平考试为引导,充分发挥“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作用,积极探索智慧化教学手段,以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文章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为例,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重点结合该课程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教学要求,探究如何借助新时代智慧化手段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

    2022年12期 v.38;No.241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为例

    李春艳;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我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已经被国家政策层面及相关文件多次提及。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参与的育人机制。特别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抓手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需要明确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意义,分析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类型、步骤及问题,从而探究出优化工学结合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以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2年12期 v.38;No.241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改革优化

    林煜;

    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还直接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积极改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以提升高校的职业素质培养水平。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并揭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着眼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改革方案,以期为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素质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2022年12期 v.38;No.241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及评估算法分析

    柯丽;

    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基本实现全面普及,并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应用方案,为各行业提供相应服务。计算机网络信息运行过程所存在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因此,文章详细阐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自身原因、黑客入侵以及垃圾邮件,依此提出部署数据加密、及时修补系统漏洞、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安装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此外,还从灰色关联的聚类算法评估、网络安全行为分析、聚类算法方面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信息评估算法流程。

    2022年12期 v.38;No.241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物有所值”理念下的高职院校采购提质增效研究

    杨炜泽;

    伴随我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推进,各项资金逐渐向高职院校倾斜。当前形势下,在规范高校政府采购行为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利用各项资金,使其达到最大效益,保证所购置的设备质优价廉是目前高职院校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高职院校采购工作的特点,及在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中引入“物有所值”理念,在采购预算、采购需求、需求论证、选择评标方式、绩效管理等环节加强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成效。

    2022年12期 v.38;No.241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后疫情时代高校就业指导现状与精准服务路径探析

    许曦锃;华绪庚;林维杰;

    后疫情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所面对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文章在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现状以及高校毕业生求职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存在与实际脱节、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相关人员缺乏培训、缺少有效的帮扶力量等情况。针对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形势,本研究对高校精准服务路径进行探析,提出以机制为抓手,实现就业育人;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质量;以增效为目标,开展全过程服务;以情感为纽带,实现全员指导服务;以活动为契机,加强全方位指导。形成疫情背景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2022年12期 v.38;No.241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1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

    钱晓丹;

    伴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我国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相关教育当中存在自我认识模糊、职业素养不足、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等问题。这些的问题出现主要与我国现代现阶段社会市场、制度、个人意识以及能力素养等有关。基于此,文章全面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2022年12期 v.38;No.241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余玲;

    文章从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本科的特殊性出发,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本科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发现其在课程目标、结构设计、内容设置以及实践效果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并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对学前教育专业职教本科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要以德育为先,强化通识教育,增加实训比重,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资格培训,以期为其课程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借鉴。

    2022年12期 v.38;No.241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张梅;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成为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以及包容性等特点,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病毒侵入以及黑客攻击等安全风险。网络运营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用户的隐私以及企业生产的安全。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信息安全问题也成了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数据加密技术也在研究中不断被提出。数据加密技术具有保障数据安全等作用,所以应加强对加密技术的应用和分析,为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文章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因素及数据加密技术,从数据库、软件层、传播链路、局域网四个层面探讨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2022年12期 v.38;No.241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1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药商类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俞成功;

    职业教育要以科技发展与市场发展作为锚点,才能培养出需求侧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互协同的育人模式,产教融合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层次、长期性、一体化发展,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拥有更优越的教育价值。而伴随着我国药品流通行业的高速发展,药商类人才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将产教融合与高职药商类人才培养相结合,对于促进就业和行业繁荣发展愈发呈现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文章通过对我国医药流通业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行业未来的人才需求,并结合产教融合模式的现实意义,提出了高职院校药商专业产教融合的实施路线。

    2022年12期 v.38;No.241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院校校内实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物联网项目驱动为例

    张杰;

    物联网项目驱动的职业人才教育培养过程,对教育实训能力具有严格要求。文章将基于对物联网项目驱动内在逻辑的借鉴,分析物联网项目驱动设计在优化职业院校校内实训教学模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围绕物联网项目驱动的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教育实训定义及教育实训特点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强化职业院校校内实训教育定位、提升职业院校校内实训教育衔接紧密性等校内实训教学模式构建对策。以期为未来更好地以物联网项目驱动为载体、完善职业院校校内实训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v.38;No.241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