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 高校教师党支部理论学习实效性提升路径分析

    林珊;

    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引领教师团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组织,应从教师党员理论学习方面,为其提供充分且深刻的学习内容,目的在于实现教师职业素养的整体提高。还应从党建与教育视角阐述理论学习逻辑性,提出新的理论学习思路,由此增强理论学习认知度、拓宽党建学习渠道、依托实务完善制度、深度落实导学制学习等实效路径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凝聚力与自主意识,促使教师党员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继而改善高等教育业务水平,契合导学教育理念。

    2022年11期 v.38;No.24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张靖;

    党史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能够引导大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文章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为调查内容,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情况总体向好,但是依然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高校应当坚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大学生的党史学习热情、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创新、培育党史特色校园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质量。

    2022年11期 v.38;No.24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优化策略

    黄国威;

    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优秀分子加入我党,是我党建设和维持生命力的基本方针。多年来,我党始终积极吸收优秀人才,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主力,是党组织后备力量的充足来源。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党建工作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积极研究和学习教育信息化技术,积极改造党建技术手段,并注意提升党建人员的能力结构,塑造全途径落实的党建新格局。也要强化党建的监督工作,积极维护党建工作质量,通过绩效管理和工作量化等一系列手段,实现党建工作有序、科学的优化升级。

    2022年11期 v.38;No.240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理念的生成逻辑

    吴佳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蕴含着丰富的“人民至上”理念。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主体观”的丰富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承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守正与超越,是对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人民观的赓续与创新。“人民至上”蕴含了“牢牢植根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等内涵。践行“人民至上”理念,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锻造中国共产党过硬本领、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四个方面的坚实保障。

    2022年11期 v.38;No.24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王一博;李广艳;

    只有马克思主义吸纳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理念,两者的相融合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真正落实,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政治、历史发展的璀璨结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生生不息,让每一位中华民族儿女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文章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其次探究了其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从理论维度、文化维度、文明维度这几方面提出了结合路径,以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有所裨益。

    2022年11期 v.38;No.240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红色资源融入地方高校“四史”教育的意义及可行性路径研究

    齐景红;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各个高校相继开展“四史”教育工作,旨在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奋斗智慧和力量源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而“四史”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离不开地方红色资源的支撑。河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涌现出大批的先进人物,对地方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论述了河北红色资源融入“四史”教育的育人价值,并分析了高校“四史”教育存在的短板,提出河北红色资源融入地方高校“四史”教育实效的路径,希望对“四史”教育有所助益。

    2022年11期 v.38;No.240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革命文化培育长效机制路径探索

    李芳;

    大学生革命文化培育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建立革命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和常态化,这是促进新时代革命文化培育不断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为提高革命文化育人的时效性,就要建立“自我—家庭—学校—社会”四者协调联动的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

    2022年11期 v.38;No.240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篇1》Unit6为例

    王芳;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而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热议话题。如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把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是我们高校英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篇1》Unit 6为例,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了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从而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2022年11期 v.38;No.240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甘慕仪;

    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目的在于对教育对象进行正确与及时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高校要了解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优越性与弊端,搭建符合大学生认知架构的智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O2O模式、打造思维开放的教师队伍、开放教育空间下营造民主对话氛围、以学生学习体验为核心优化思政教育工作环境、通过前置理论教学扩充实践教育空间。

    2022年11期 v.38;No.240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构建

    戚琦;徐永扬;

    “三全育人”理念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切实要求,对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构建“三全育人”理念,应当紧紧围绕着“育人”这一要求,从课程思政、文化、实践等多方面着手,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从教学环节到课外活动,从校园生活到社会体验,从教材知识到社会环境,都要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2022年11期 v.38;No.240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思路和实践机制研究

    杜茜;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环境的复杂化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形成多方面影响。文章将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为思路,分析高校当前思政教育问题及思政教育改革的可操作性,并围绕对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机制的优化、建设,提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建议,以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水平。

    2022年11期 v.38;No.240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黔西北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李静;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也蕴含了大量的思政教育元素,能完善学生思想观念,助力其更好、更优、更正确地发展。为探究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效果,文章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以两者内在联系和建设思路为着力点,以黔西北红色文化资源为例,探究两者融合的具体措施。

    2022年11期 v.38;No.24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人文·社会

  • 民族自决和全民公决的共同渊源与现实困境

    张奕睿;

    民族自决是长期以来解决地区民族冲突和殖民地独立自治等问题的重要方案,而全民公决是一项凸显民主思想的重要制度。民族自决和全民公决是人类民主政治思想的重要产物,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交互联系的基本形态。民族自决和全民公决以人民主权理论和自决原则、民主权利救济为共同渊源,而在当前则陷入了主体认定不当、先决条件缺失、侵犯国家主权、国际实践问题重重的现实困境。

    2022年11期 v.38;No.24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路径探究

    钟景顺;

    大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创新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模式,强化对学习者的科学化培养,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能真正确保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计划的有效落实。文章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调研,探讨体育与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此完善素质教育架构,为体育强国梦的实现积蓄人才,实现中国化教育的创新发展,更能助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2022年11期 v.38;No.240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1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产教融合策略分析

    郭秋霞;

    婴幼儿照护问题已成为生育配套政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理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婴幼儿的照护工作,而产教融合在其中占据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探讨婴幼儿照护服务中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分析当前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中产教融合存在的照护机构资质缺乏监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等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最终使产教融合策略在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向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11期 v.38;No.24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层次熵分析法

    刘敏;

    乡村旅游产业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竞争力对产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在本研究中,主要介绍了乡村旅游产业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运用层次熵分析,科学评价乡村旅游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层次熵分析法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熵技术修正权重,确定了42个指标,以此来构建评价模型。经过实证研究,试图对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做出准确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

    2022年11期 v.38;No.24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亲子依恋与人际敏感的相关研究

    王海燕;

    文章探讨离异式家庭和丧偶式家庭高职院校学生亲子依恋对人际敏感的影响。使用亲子依恋量表、人际敏感量表对444名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468名高职院校双亲家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父依恋、母依恋得分均低于双亲家庭学生,人际敏感得分高于双亲家庭学生(P<0.05)。父去世的单亲家庭学生的父依恋、母依恋得分高于父健在的家庭学生(P<0.05);母去世的单亲家庭学生的父依恋、母依恋得分高于母健在的家庭学生(P<0.05);父母未离异家庭学生的父依恋得分高于父母离异家庭学生(P<0.05);跟父母生活年限、单亲年龄不同及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父亲、其他人一起生活的单亲家庭学生父依恋、母依恋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人际敏感与父、母疏远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父疏远、父母离异对人际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信任、跟谁生活在一起、生活年限对人际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

    2022年11期 v.38;No.24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监管制度改良的探讨——基于未成年人游戏现状的调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

    刘安之;李金虎;王依婷;

    2020年修订、2021年6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国家亲权原则,新增了网络保护章节。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领域的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安全、健康成长刻不容缓。现行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监管制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与进步性,但还存在技术水平的限制,现有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存在漏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核心责任主体不明确、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监管制度的下一步改良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指导下进行,明确现有制度的漏洞,明确核心责任机关,统一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标准,以此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

    2022年11期 v.38;No.240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1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信用卡诈骗的成因及防范措施探究

    王舒宇;

    信用卡诈骗不仅违反银行的管理制度,侵犯公私财产,而且会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破坏社会信用环境,使失信人员增多,会对整体社会环境带来极差的风气。所以,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基础上,银行应加强自身管理,注重和公安机关的合作,才能严肃惩治利用信用卡诈骗的犯罪分子。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财产,防止信用卡相关信息的泄露,时刻保持警惕心,认真学习关于信用卡诈骗方面的反诈知识,不给信用卡诈骗分子钻法律漏洞的机会,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抵御信用卡诈骗犯罪。文章首先阐述了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信用卡诈骗的成因,最后提出了信用卡诈骗的防范措施,以使我们能对信用卡诈骗有更多的了解和防范。

    2022年11期 v.38;No.24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王曙光;郭一铭;

    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支持,一旦缺少经济支持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无从谈起,可以说经济就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实体经济、互联网经济相互融合渗透,构成多元化经济体系,在此经济形势下社会保障体系也应随之进步。文章对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公务员社保)进行了探讨,简要概述了政府公务员社保制度的作用,分析了我国政府公务员社保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我国公务员社保制度得到有效完善,公务员社保水平得到提高。

    2022年11期 v.38;No.240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艺术

  •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

    胡雯;

    我国早在2012年就对国家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划出中国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教育体系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和基础作用。在大学阶段,英语作为公共学习科目之一,不仅要关注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学校也应当关注英语课程的时代性和综合性,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加以改革,有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文章详细阐述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具体路径。

    2022年11期 v.38;No.240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黄溥冰;

    “课程思政”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是落实落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载体。文章结合教学经验,首先从育人机制、关键时期、教育机制这几方面提出了钢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其次以抗疫歌曲《坚信爱会赢》钢琴弹唱教学为例,分析了钢琴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以此对“三全育人”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探究。

    2022年11期 v.38;No.24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谈《新华字典》的编纂及应用

    赵娜;

    语文类词典根据其使用类型可以分成学习类和工具类两种。对于前者在供相关读者查验的基础上,还有为学习者提供特定需求的相关作用。对于我国目前来说,很大程度上语文类别的工具书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作用。而基于现代汉语学习的绘本来说,规定其属性为极为规范的词典,并不是描述性不规范的词典。对于学习词典来说,在内容上应充分解释对应的知识点,但解释只能依靠标注进行体现。基于词典排版、美工以及编撰形式的可读性也是语文词典好坏的一大鉴别因素。《新华字典》作为汉语语文辞书工具书,不仅对国内汉语教学有着重要价值,还对国外汉语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文章将对《新华字典》的编纂特点及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进行探索。

    2022年11期 v.38;No.240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艺术的运用策略探究

    张凇;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服装设计抄袭的问题,而这些在市场上的复制服装开始阻碍服装市场的发展,服装设计师必须另辟蹊径。面料再造技术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能够带给设计师新的灵感和新的创意,从而使自己的设计能够在抄袭市场环境当中被凸显出来。基于此,文章阐述了面料再造设计的意义和面料再造设计与服装风格的关系,以此探究了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艺术的方法。大量设计师由于创意被剽窃已经开始不再追求创意,故步自封,而面料再造技术能够改变这种不利的态势,让设计师重获活力。

    2022年11期 v.38;No.240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以女性主义浪潮的视角看待迪士尼公主电影发展观——迪士尼公主电影发展的三个时期

    田雨卉;

    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到《寻龙传说》,从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到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迪士尼公主电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转型前期、过渡期和发展期。文章以女性主义浪潮为背景,分析了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迪士尼公主电影,从而梳理20世纪至21世纪迪士尼公主形象的变迁,以探索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2022年11期 v.38;No.240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2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陈玲;马琴;

    目前,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该技术也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文章立足于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在对综合英语的相关内容展开讨论后,总结了“雨课堂”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优势,最后面向课堂教学,详细阐述了“雨课堂”软件与《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融合方法,并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其展开深入讨论。从文章的研究结果来看,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堂教学设计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先进性。

    2022年11期 v.38;No.240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范畴

    董文卓;

    作为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最具煽动性的批评家、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强有力地推动了西方文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倘若分析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就必须对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布鲁姆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杰出代表人物——罗杰斯在思想内核如自我、共情与孤独等方面有诸多契合之处。据此,文章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切入,探究布鲁姆文学理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密切关联并剖析出其中隐含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范畴,从而便于学者更深入地领悟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同时也间接帮助学者研究当代西方文学理论。

    2022年11期 v.38;No.240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这NP VP得C”歧义结构韵律特征分析

    张妍;

    在“得”字句中,做补语的成分可以有很多类,其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补语,就是主谓结构作补语。文章对主谓结构作补语的不同情境下“这NP VP得C”歧义结构的韵律特征(起伏度、时长比和音量比)进行声学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主谓结构补语中N与V的句法关系(施事VS受事)不仅影响句义,在语音韵律表现上也不同。施事关系中补语的N为话语中心,起伏度、时长比和音量比均为全句最大;受事关系中全句的NP为话语中心,其韵律表现最突出。

    2022年11期 v.38;No.240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笙协奏曲《虹》的艺术特色

    陈人杰;

    目前,随着笙协奏曲的创作逐渐增多,对笙协奏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文章以刘文金先生创作的36簧高音加键笙协奏曲《虹》为例,通过对曲式、结构、和声、调式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作者把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凸显了刘文金先生笙协奏曲《虹》的个性化魅力。

    2022年11期 v.38;No.240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服装设计风格中结构与解构的比较探究

    李玲;

    作为现代服装设计的两种重要设计风格,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人文思想,对于诸多服装设计理念都有较大影响。文章在分析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风格基础上,对于两者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从理论研究角度详细剖析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为服装设计人员提供不同的思考视角,为服装设计行业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11期 v.38;No.240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美术中国传统花鸟画鉴赏教学的启示——以黄筌《写生珍禽图》为例

    林东灵;

    高校鉴赏课程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在现代教育背景下,鉴赏经典的古代国画作品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课本内容为本,加之搜集课外资料,促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把欣赏优秀传统艺术作为提高大学生鉴赏水平及培养其良好品格的教学手段。文章以黄筌《写生珍禽图》为例,通过对其进行鉴赏教学,从以直观欣赏提升审美认知、内涵分析加强观察理解、情感态度促进创作素质三个方面分析鉴赏《写生珍禽图》,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格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1期 v.38;No.240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后疫情时代成人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孟令怡;孙义星;

    大学语文是高校针对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公共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言应用能力。国家越来越重视语文教育,大学语文也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断改革发展,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加速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文章分析了疫情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并针对成人高校提出了在此背景下大学语文“教”与“学”的困境,最终从整合资源、着力打造线上金课,双线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多元选点、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强化监督、建立复合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了后疫情时代大学语文改革发展的路径。

    2022年11期 v.38;No.24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舒锐;

    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将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跨两个学科领域开展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启了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同时也为英语课程教学开拓了新的视角。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其次探究了教学设计原则和重点内容,最后提出了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希望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政教育有所帮助。

    2022年11期 v.38;No.240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朱聿铭;

    高等数学在立德树人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拥有鲜明的先导性与基础性的地位。文章结合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探究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在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策略,能够为高等数学教师更好地将思政元素与高等数学教学充分地融合起来提供条件。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精神及家国情怀,推进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2022年11期 v.38;No.240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立德树人思想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优化升级

    刘万里;蔡文蝶;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政治思想的指引者,是学生成长的培育者,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优化升级,关系到高校各项教育活动开展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成长成才的质量。文章充分分析立德树人的内涵,探究辅导员队伍优化升级渠道,能够为高校更好地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效性提供支持和帮助。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诸多层面的问题,我们需要结合立德树人任务所提出的新要求,从强化思想理论教育、积极优化队伍结构等方面优化辅导员队伍,使其能够充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及人格素养,使其自觉参与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2022年11期 v.38;No.240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802.1s多生成树协议在模拟器中的仿真

    廖伯勋;

    802.1s多生成树协议是现今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防止二层交换环路的协议。使用802.1s多生成树协议既避免了单点故障引起的网络中断,又为网络业务流量提供了冗余备份路径,提高了网络的可用性和容错性。为了在缺少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对802.1s多生成树协议进行学习和研究,本文利用eNSP模拟器软件设计了802.1s多生成树协议的仿真实验,并在该仿真环境下进行调试。仿真结果表明,802.1s多生成树协议能通过多实例的方式实现链路冗余备份和流量负载分担。

    2022年11期 v.38;No.240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万小燕;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须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把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作为教学中最鲜活的素材,把脱贫攻坚伟大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精神支撑,同时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才支撑。文章从教学目标与任务及教学方式两方面的创新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研究,以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年11期 v.38;No.240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近二十年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李诗悦;

    自数学学科产生以来,提出问题始终是数学的第一要义。美国新数运动的影响席卷全球,问题解决成为数学教育界的核心议题。数学问题提出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选取近二十年国内关于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文献558篇,借助CiteSpace软件从作者共现、关键词图谱两方面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研究表明,课程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理论与实践未能同向同行、教师的专业素养未能支撑教学落地。对此文章从课程资源、理论框架以及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研究的发展。

    2022年11期 v.38;No.240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9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实践

    廖可非;

    立足国家大力发展的课程思政以实现协同育人的时代背景,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作为理论基石,文章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现状入手,提出基于OBE理念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实践设计思路,挖掘探索成果导向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思政建设点,改革课程持续改进式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才。

    2022年11期 v.38;No.240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1+X制度背景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策略研究

    刘萍;

    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时隔26年的首次修订。1+X制度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IPO模型为基本建设框架,结合校企联动研究建设方案的文本与行业专家分析研判,对1+X制度下现有团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国家相关政策支持、行业规范等因素进行考察,从融合多元主体、打造加强系统化实践经验学习、“校企生学研”共同体、健全评价体系、分类分层次开展成长历程可视化评估等路径等角度,提出旨在建立兼有国家视野、中国范式特色岗位发展、学生综合发展的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团队的架构,以期更加有效、可持续地指导团队建设工作任务的开展、实施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2年11期 v.38;No.240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立德树人视域下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潘婷玉;

    立德树人,教育发展,提升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素质教育能力,使现代汉语课程能实现高等人才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及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新时期现代汉语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要围绕立德树人教育发展对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影响,对现代汉语专业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经验、教育机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等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新体系及加强教育实践为核心,运用组建专业化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建立课程思政教育的协同教学体系、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等实践策略,做好对现代汉语课程教育体系的优化。

    2022年11期 v.38;No.240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创新思想探析——以王广亚教育理念为例

    任永瑞;

    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在60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如“办学精神”和“三大教育”中体现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校训”“办学理念”“办学精神”中体现着坚韧的品格塑造,其教育思想中的思政育人元素非常全面,深刻反映了“三全育人”“培养完整的人”的育人观。王广亚先生教育思想中思政育人的丰富内涵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创新路径有重大的启示作用,从课程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为学生成为合格的幼教人才做准备,才是最有意义的课程思政。

    2022年11期 v.38;No.240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1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施永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做好思政教育创新工作具有很大价值,可以使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因此,文章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的意义,并结合思政教学创新应坚持的原则,即以人为本、理实结合,提出教学中要渗透核心价值观、打造践行价值观的专业化队伍、创建良好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等策略。

    2022年11期 v.38;No.240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谢彩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新媒体时代,各类新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被广泛运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和管理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主要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减压和慰藉、加强学风建设等方面来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以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2022年11期 v.38;No.240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传统儿童游戏在儿童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亚力坤·吐松尼牙孜;

    道德教育是所有教育行为的灵魂,决定教育对象人生成长和发展质量。文章以儿童德育为视角,重新审视传统儿童游戏当代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基于传统儿童游戏可寓教于乐式地推动儿童德性健康成长、以传统儿童游戏创建多元的智力发展空间、拓展与丰富儿童德育教育途径、增强儿童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和交互性。

    2022年11期 v.38;No.240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研究

    闫慧彬;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而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开展能让广大的学生走向社会思政大课堂,将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实际,进一步深化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将课堂上学的知识体系内化为行动自觉的价值体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能够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实现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成本、挖掘地域文化同时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2年11期 v.38;No.240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探讨

    杨淑莉;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相一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技能型实用型职业人才的必然需求。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学校不重视、家庭和社会配合不到位等现象,可从构建“五级”联动机制、搭建“四维”融合平台、推进“三级”考核体系,围绕“两维”思想引领,发挥“主轴”育人作用五方面来探讨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以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2年11期 v.38;No.240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8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与技术应用

  •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唐明军;陈陈;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普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愈发重要。文章以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为背景,调查了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教学人员的现状,剖析了制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原因。同时,对高校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推进和信息化教学机制的建立进行初步探索,从学校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环境的改善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和建议。

    2022年11期 v.38;No.240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使命担当”视域下高职院校合格时代新人培育探究

    袁高丽;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思政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文章主要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四个维度呼唤高职院校时代新人肩负起这一代人的使命。立大志是铺垫,是基石;明大德是旗帜,是方向;成大才是目标,是追求;担大任是使命,是落脚点。只有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时代新人大志、大德、大才、大任教育的理论认知度、情感认同度、意志坚定力、行动执行力,才能培育新时代可信可爱可担当的合格新人。

    2022年11期 v.38;No.240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幼儿园主题网络图设计

    王菲;

    幼儿园主题课程网络图设计是以《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为基础,培养师范生职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提升师范生的师德实践能力、保育教育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主题网络图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全面性、预见性、整合性、可变性和灵活性,顺应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和标准,为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模式,拓宽了新的思路,拓展了新的空间。

    2022年11期 v.38;No.240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与协同路径

    秦宇杰;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形式,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是一个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建设的有生力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化的趋势,而经济发展区域化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推进的作用,且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同样,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能够进一步地推动职业教育体系规模的扩大,而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坚持独特的办学理念,也是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共同的目标和愿望。文章通过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当下应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衔接,促进信息、知识、技能和政治思想的交互流动。所以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寻找一条能够使得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十分契合的发展路径是教育改革大框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2022年11期 v.38;No.240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职课程思政教学探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为例

    张未娜;闫艳;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价值观可塑性较强,在专业教学中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更容易对学生的精神塑造、价值追求产生较好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是中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学习中课时占比较大,学生重视程度较高,采取适当的方式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追求。文章阐述了课程思政在中职教育阶段的重要性,通过提升教师水平、加强教学设计两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究。

    2022年11期 v.38;No.240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特色化建设研究

    赵宇萱;吴青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为背景,就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从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入手,在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等内涵建设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客观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成因,提出了“以特色文化”为引领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2022年11期 v.38;No.240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民法实训课教学改进思考

    马华学;

    民法原理与实务是高职院校法律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中实训课时占据总课时的一半,由此可见民法实训课的重要性。立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民法实训课教学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训练学生借助民法基础理论应对民事法律问题的实践技能,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民法实训课程教学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发现存在民法实训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民法实训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等问题,以此提出丰富实训形式、重视实训全过程把控等民法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有利于民法实训课的教学改革实践。

    2022年11期 v.38;No.240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X”证书制度下中职“课证融通”的探究——以“Web前端开发”初级证书为例

    陈蕊;

    伴随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中职的试点学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也逐渐成为中职教育教研的热点。文章以“Web前端开发”初级证书为例,基于“课证融通”的意义、内涵与目标,结合学校开展“1+X证书”Web前端开发项目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探索“课证融通”的研究思路和实践做法。

    2022年11期 v.38;No.240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