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锚;
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首先,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中内含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性,是生态生产力理念的理论渊源。其次,生态生产力的核心理念是生态良好与生产发展的相互溶融,以“人的需要”为视角对生态生产力理念做深入解读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最后,保持生态生产力生机与活力的现实路径,一是要创新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形式,二是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要积极提升生态科技的撑持强度。
2022年04期 v.38;No.23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仲;
哈特穆特·罗萨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时间维度作为切入点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诊断,在对多种理论资源进行批判吸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加速批判理论。首先,异化概念的发展为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次,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为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提供了重要来源;最后,同时期加速思想为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提供了重大启迪。这三重理论渊源共同作用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现实背景中,为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石。
2022年04期 v.38;No.23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亚新;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引入法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与学生全面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也关系着社会发展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高校思政课程作为学生接受先进思想的重要渠道,在时代发展趋势下,其人才教育目标更加多元化,逐渐成为国家普及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对于高校来说,要紧跟时代发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法治教育合理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本文通过对法治教育相关概念的阐述,对其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融入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实际融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作参考。
2022年04期 v.38;No.233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晶晶;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是党建设过程中应用的重要观点,这些观点都是经过实践验证并结合丰富的理论支撑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通过不断调整和演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帮助党中央有序开展各项党务工作。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其包括唯物观点、辩证观点以及实践观点等,再探析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处理的关系内容,其中包括服务群众、党执政基础、党员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关系,从而研究在马克思主义观点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如健全党组织工作机制、发挥党组织书记领头作用、强化领导班子的执行能力等,以此来推动基层党组织的稳步发展,促进党建目标的实现,提升党的执政实力。
2022年04期 v.38;No.23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斯琪;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影响着人类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人类、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为当代世界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尤其是对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十分大的裨益。基于此,非常有必要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生态思想所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论述,期望能够为从事此类研究的朋友们提供些许建设性意见。
2022年04期 v.38;No.23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2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梦霞;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重新审视皮格马利翁效应具有新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效应的应用存在诸多误区。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思政课民主和谐的互动氛围,并灵活运用鼓励赞扬的教学方法。“皮格马利翁”效应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思想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有必要对其作出深入了解和研究,并根据教育教学实践把握好该效应的具体应用,对其进行有效利用。
2022年04期 v.38;No.233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红涛;
浙江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赋予浙江精神丰富的内涵,它内含着奋斗、奉献、创新的精神品质。浙江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精神动力,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具体展现,是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而要得以实现就要从融进日常生活、融进课程体系、融进校园文化、融进高校教育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2022年04期 v.38;No.233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易嘉敏;
红色文化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纪念碑、地标等具有革命历史、革命行为、革命时代的深刻意义的标志,作为基本内容被保留下来。红色文化作为中华崛起中产生的文化,扎根于中国肥沃土壤中的文化,它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现代大学生有必要多方面提升继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方式,学习红色文化精神,确立文化理念。通过对红色文化及其中心精神的分析,挖掘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走向、意识品德形成的积极作用,能够更加注重红色文化在教育方面的价值及其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和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本文阐述了红色文化在构建大学生意识形态和道德教育中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想在应的对策。
2022年04期 v.38;No.23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淋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进入新时代以来,立足于全新的历史方位上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蕴含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内在逻辑,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价值追求、价值导向和价值遵循。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是其历史之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真理的支撑是其理论之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历程的实践是其实践之源,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是其现实之境。坚守初心与使命,是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2022年04期 v.38;No.233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海燕;宗序亚;刘静;
在我国悠久文化中廉洁观属于重要部分,通过廉洁观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促使我国尽快达成和谐社会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廉洁观培育作为重点工作,积极针对师生廉洁观进行确定与改善,从根本上为中国梦的实现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新媒体内涵与特点进行介绍,继而站在新媒体视域下阐述高职院校开展师生廉洁观培养的重要性,最后进一步提出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师生廉洁观培育的有效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师生教育予以微薄参考。
2022年04期 v.38;No.23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壮;
新形势下完善和创新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是顺应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完善高校后勤工作的有效保障,也是提升高校后勤党员队伍凝聚力的必要途径。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后勤党建工作落后于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动向、后勤党建职工结构复杂以及后勤党建创新意识欠缺等问题,围绕着以思想政治工作优先、服务意识为主的原则,提出了开展德育教育、完善后勤职工党员发展和培养机制以及催发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活力的具体策略,试图探索后勤党建工作的新路径,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提供创新思路。
2022年04期 v.38;No.233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赛娇;
新工科和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未来工程人才的新思维和新方式。新工科愿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各种现实难题。本文以台州广播大学为例,围绕新工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内容,从机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协同改革的对策,为构建新工科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提供样本。
2022年04期 v.38;No.233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汤茂玥;李宜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从而体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这一愿景需要比发达国家付出更多努力、克服更多困难,本文通过对“双碳”愿景提出的时代背景与价值意义的考察,以期加深对这一承诺的理解和认知。
2022年04期 v.38;No.23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60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杨杰;
明代宦官与经济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相关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主要对明代宦官与明代经济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以进一步丰富、完善关于明朝经济、政治史学方面的研究。
2022年04期 v.38;No.233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1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翔;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容易爆发校园舆情危机事件,为此应尽快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体系。本文从目前网络舆情、高校舆情危机事件类型以及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最终提出了充分了解学生、积极教育学生、科学引导学生、有效组织学生、提高监管力度等多种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38;No.23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9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超;
“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学风建设积极探索中医药院校学风建设与“五育并举”关系的耦合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探究中医药院校学风建设的统一性与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更加突出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系统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实践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基本特征,坚持价值自觉、价值目标、价值实践、价值自信,形成以“党建+学风”为引领、以“五大工程建设”为保障、以“秉精诚,育全人”为目标、以“杏林特色品牌活动”为依托、以“多元主体全过程评价”为导向,在实践中架构中医精诚学风建设体系。
2022年04期 v.38;No.233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1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钛戈;
本文首先从自然法内核、法官裁量与诉讼成本两方面对平衡法理论进行分析,并从自由裁量权、和谐司法两方面阐述平衡法理论带来的启示;其次,从法治理论、法制现代化理论、权利本位论、法律多元化理论、法律全球化理论等方面分析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及其带来的启示;再次,从法的词意、法的理论中心、法的运行体现、法的永恒目标、法的过程和终点等方面分析平衡法理论的特征;最后,从法学理论、传统法律文化、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普世观念等方面阐述平衡法理论对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的创新,并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增加人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维持国家繁荣强盛等方面阐述平衡法理论对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的意义,为当代中国法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38;No.233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慧照;
党政办公室是行政及党建综合业务运转的载体与关键,在确保各职能部门日常运营中,发挥着桥梁枢纽的功能和作用。作为综合职能部门,党政办公室业务拥有高度的协调性、服务性、综合性等基本特征。而党政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是其协调性、服务性的重要表彰,需要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规范化管理~([1]),更好协调、服务及促进各职能部门的稳定运行与健康运作。但在实现规范化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档案规范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档案意识、保管条件、管理人员等层面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管理思路和策略,以期推动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022年04期 v.38;No.23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业冰;马超俊;
在国家对家庭教育高度关注的大背景下,我们从区域层面出发,立足自身优势,发掘教育资源,打造《85后父母学堂》社区教育特色品牌。一是对年轻一代的0~6岁婴幼儿的家长开展系列培训,提高年轻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二是增加亲子陪伴的时间、提高亲子陪伴质量;三是增强育儿自信和教育责任担当;四是教授早期教养、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技能;五是在家庭、幼教机构和社区之间架起一座共育婴幼儿的桥梁。我们努力在区域层面探索出推进0~6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实践路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0~6岁婴幼儿家庭教育品牌。
2022年04期 v.38;No.233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佳佳;
健康是人生存发展的根底,是中国发展之基础,是校园体育事业的最终目标。人民的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也纳入当今的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检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健康中国”的方针起到促进作用。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它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一直源远流长至今,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简述了武术在校园的传承中的相关情况,通过不同的视角了解武术传承于校园的价值,促进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了全民身心健康的发展新起点,新高度。
2022年04期 v.38;No.233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倩;
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大学语文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教学地位进一步得到明确。近几年,应用型本科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形态在大学语文学科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为文本研究基础,利用教学互动平台雨课堂和课堂同步动态为综合研究对象。通过哈尔滨剑桥学院(以下简称本校)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采用案例分析,针对在教学对话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探索教学模式新路径,以期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整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写作应用技能和精神文化素养。
2022年04期 v.38;No.233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泽方;
为了更好地发挥正迁移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从语音层面对日语与西班牙语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在语音上的共性主要有:相似的“基础元音音位”格局;元辅音比例接近1:1;存在辅音的清浊对立;都是音节节拍型语言;有着超快的语速;具有富有特色的“大舌音”。从语言正迁移的角度探究其语音上的相似之处,有助于提高这两门小语种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深入理解其语言特点。
2022年04期 v.38;No.233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无恙;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高,教学面临诸多实际问题,包括学生音乐基础薄弱、教学理念明显滞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对此,应加强柯达伊教学法与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以无伴奏形式,夯实学生音乐基础、改进授课模式,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听唱能力,强化教学效果、加强节奏训练,培养学生节奏感等策略,充分发挥柯达伊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推进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发展。
2022年04期 v.38;No.233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晶晶;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师范类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本文以即兴伴奏课程应用性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归纳目前即兴伴奏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希望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即兴伴奏人才提供帮助。
2022年04期 v.38;No.233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恒;
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代表作。本文以精神分析中的“回避型人格”为研究方法,探究主人公保罗的回避型人格及其给予他的相应的束缚和最后的解脱。本文对介绍回避型人格作出简要阐述,然后分析保罗的回避型人格的形成原因,即原生家庭影响和自身性格原因。再分别论述保罗对初恋情人米利安的回避,对第二任女友克拉拉的回避和对母亲莫雷尔太太的回避,最后指出保罗的解脱以及回避型人格的解决方法。随着当今社会大众对于回避型人格的关注与热议,本文呼吁在文学作品中对于回避型人格的注意,并将其运用于文本解读。
2022年04期 v.38;No.233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煜丽;
英语教学是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体,语言习得不仅指学习者对语言基础的了解和掌握,还指熟悉并应用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因此忽视文化而开展的语言教学活动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现阶段,英语教师逐渐认识到文化渗透在语言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将文化渗透作为夯实学生语言基础、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保障,特别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文化渗透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抓手。对此,本文结合英语阅读文化渗透的基本内涵,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学观念、导入方法、教学能力等问题,提出转变观念、丰富方法、加强培训等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022年04期 v.38;No.233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8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怡妮;
“侧尊”是《仪礼》中经常出现的动作,常与“房”相连出现,多出现于行礼时的器物放置之处。唐贾公彦的《仪礼疏》和清张惠言《读仪礼记》作为对《仪礼》经注作出独到的见解的经典注疏,对“侧尊”的讨论存在互相矛盾之处。贾公彦认为《仪礼》中与“侧尊”有关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偶、独一”,另一种是“旁”“边”。张惠言认为《仪礼》中的“侧”都应解释为“独一”。但《礼记·玉藻》对“侧尊”中的“侧”训为“旁”“边”的例子有明确的解释,并非都应归为“无偶、独一”一类。本文基于此矛盾梳理《仪礼》中与“侧尊”和“房”有关的经例,对此问题作出进一步分析。
2022年04期 v.38;No.233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茗琸;
在《野草》中鲁迅借大量死亡相关意象的铺陈和幽微感受的叙写,直视自己当下的疲敝心境,并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进行反复确认。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以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为框架,以个人的经验辐射更为广阔的社会内容,为生死空间的构筑赋予了新的写作内涵。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透视《第七天》与《野草》文本中的主题书写,从异世界的虚构叙写、连缀生死的现实关怀、个体生命的终极叩问三个方面,探究《第七天》如何延续《野草》藉由死亡探讨生命哲学、批判现实的文化传统。
2022年04期 v.38;No.233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羿含;
作为当代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以鲜明的草原文化立场描写内蒙古草原与黑龙江兴安岭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通过儿童、动物等叙事视角进行文化阐释与民族历史的书写。作者创作儿童文学、动物文学和乡土文学等题材时以流浪者的形象和符号对作品整体加以建构。流浪叙事既有对人性美的精神期待,也有对草原游牧游猎文化的追问与思考,以及对自然、城市和草原等空间维度不断交互的探寻。流浪叙事在乡土题材作品的运用表现出黑鹤与汉族作家不同的民族性格与生命体验,具有鲜明的审美意蕴和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指向。
2022年04期 v.38;No.233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雪;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渗透高校各专业课程的一大全新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把握规律,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作出重要论述。在新形势背景下,自觉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舞蹈艺术类院校必修课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途径,达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同向同行的目的,势在必行。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课程教学内容中是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新时代赋予专业课程的新要求入手,分析了专业舞蹈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与策略。
2022年04期 v.38;No.233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春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也不断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我国的语言风格也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语言风格的变化不仅仅是塑造语言的环境发生了深层次的改变,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以及语言自身的变化所造成的风格方面的改变。尤其是近些年来,新事物、新思想、新理念的不断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着我国的语言风格发生变化,这些风格上的变化既满足了人们的对快节奏社会的适应,同时也使得我国在思想表达、信息交流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思想文化的进步。但在不断适应与优化语言风格变化的过程中,也要重点关注语言风格变化给我国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所以需要以客观的心态去面对我国语言风格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发挥积极的宣传引导作用,抵制负面消极的因素,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2022年04期 v.38;No.233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丽平;
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建设是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不足、提升大学英语课程内涵和育人效果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学在青岛滨海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从智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评价完善和师资力量提升五个维度探索了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建设的路径,以期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04期 v.38;No.233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辰煜;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其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除了生产制造领域,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辅助工具,其中包括音乐教育事业。基于此,为利用科技力量优化高校音乐教育,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进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变化的学习需求,并掌握科技对高校音乐教育在增加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丰富音乐教育资源与课上内容等价值意义,重点研究科技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渗透方向与应用路径,包括乐理知识理论课、试听练耳课和音乐鉴赏课等渗透方向和“互联网+”、翻转课堂等应用路径,实现科技赋能,切实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2022年04期 v.38;No.233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屹;
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老西藏精神”注入了新内涵,并重申了关于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一贯政策,在鼓舞大家工作热情的同时,也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要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准确把握爱国主义本质要求,并利用好学媒体,把西藏爱国主义教育推向深入。
2022年04期 v.38;No.233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国华;
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结合对分课堂和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的教学理念,从线上资源准备、自主学习、线下重点讲授、讨论交流,教学综合评价五个方面构建了基于PAD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借助超星平台应用于教育史课程的教学之中。实践证实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习效果,增强教学满意度,值得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推广。
2022年04期 v.38;No.233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邹秀琦;黄鑫云;
“三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被寄予了更高质量的追求,在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就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和系统设计进行再思考,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总结实践经验,以期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专业化,培养拔尖的创新创业人才,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2022年04期 v.38;No.233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7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晓文;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之一。课程思政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将思政元素、价值理念、精神追求融入各门课程之中。跨文化能力培养中蕴含丰富的思政育人要素,本文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构建了“德、知、行”的课程三元教学目标,并从传播传统文化、聚焦真实案例、中外文明互鉴、结合全球热点四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融合之道,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
2022年04期 v.38;No.233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恺娴;
劳动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劳动及劳动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劳动教育面临价值观趋于功利、内容浅层化的现实困境,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素养有所欠缺,劳动教育亟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2022年04期 v.38;No.233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2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明;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国各大高校陆续实施停课不停学政策,将线上课堂教学转化为网络教学,高校承担着守护学生生命安全健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使命。在此特殊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开展应注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采用构建沟通平台、讲好抗疫故事、开展网络课堂、组织主题活动、家校协同育人等策略,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时效性与实效性。
2022年04期 v.38;No.233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婷;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我国的高校需要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以及高能力的人才,维吾尔语专业是一个对维汉双语人才进行培养的专业,因此加强对内地高校维吾尔语教学工作的改革,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进而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本文将对内地高校维吾尔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2022年04期 v.38;No.233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辛;
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方式也被广泛应用于课堂的教学中。自媒体的出现对民族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产生了许多的挑战,但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教学机遇。因此,本文对自媒体背景下民族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和挑战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媒体对思政教育工作途径的创新及作用,以期能为民族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参考依据。
2022年04期 v.38;No.233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智;
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民族的标识,也体现了最深层次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可以赋予栏目包装作品更深层次的含义,有助于电视台、电视频道及节目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栏目包装课程是在新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了适应时代需求,也要不断改革与进步。本文从栏目包装课程的概念及作用入手,分析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传统文化融入栏目包装课程的意义进行论述,意在证明栏目包装课程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民族创新力。
2022年04期 v.38;No.233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滇波;
博雅教育在中国经过近20年的实践在取得较大成绩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博雅教育的相关科目看作是知识传授而不是能力培养。博雅教育以如何做人为首要目的,然而道德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合道理,还必须使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内化于心,就要通过不断践习来培正心性的内化过程,以习惯成自然,使人们在生活的言行中遵守道德伦理规范成为自觉。但是在当今的博雅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是课堂宣讲加学生互动,而没有任何相关的践习或者模拟训练,这就是把道德伦理科目当作是知识而不是能力的表现。先秦儒家提出“学而时习之”的思想,与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身心训练,在德育上具有很高的合理性,梳理他们的思想将给现代博雅教育提供很好的启示。
2022年04期 v.38;No.233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冰冰;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全过程造价能力的人才,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弱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有所脱节,用人单位存在招人困难和学生存在就业困难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进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施,针对实践教学进行积极创新,加强对学生BIM能力的培养,使其发展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相适应。
2022年04期 v.38;No.233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寅;
现代化建筑装饰设计中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人们也希望各种自然景观能够成功走入室内用以陶冶情操和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在室内设计工作中,植物景观的设计应用已经成为热点研究的内容,在室内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空间形态、空间大小、空间应用方向等各种因素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植物景观装饰设计。为进一步分析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本文通过分析植物景观的室内应用原则来研究室内设计中植物景观应用的具体内容。
2022年04期 v.38;No.233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罗兴奇;
高校青年教师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主体,其职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考察认为,他们对于身份的不同定位造成了垂直流动、隐性流动与外向流动的分化样态,而这根源于学术职业分层制度、学术场域组织规范以及生活世界压力等因素。因此,探索建立公平有序的人才发展与流动机制,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4期 v.38;No.233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炜;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必须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领域,不仅对专业广告知识、技术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新媒体和学生的适应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新媒体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手段对教学高职院校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与此同时,要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适应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广告设计人才的要求。
2022年04期 v.38;No.233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钱群;
在融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缺乏与时代背景的结合思考。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中缺乏面向融媒体时代背景的教学目标定位、没有形成明确的产学研结合发展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并提出了基于融媒体时代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提升方法,认为首先应设计面向融媒体时代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目标体系,并从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看、临、教、学、做”结合的教学思路、加强现实情景训练和阶段性总结、形成项目标准的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2022年04期 v.38;No.233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桑;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力度的加强,数学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内极为关键的学科,须确保数学教育效果与时代同步,与学生需求同步,既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要求,又满足社会对中职院校的要求。现基于对生活化教学内涵所做的分析,以及当前教育情况对紧贴生活教育形式的需求,提出从课堂重建与学生需求满足两个角度进行实践探索,活化中职数学课堂,如引入的生活化、举例的生活化、语言的生活化等,希望能达到切实提升学生实际能力和数学素养等目标。
2022年04期 v.38;No.233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川;王利元;
当前我国动画产业步入了转型发展时期,新媒体快速发展之下动画市场及动画专业技术随时都会有所改变,要想通过高等教育这一阵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动画人才,既要增进文化修养与专业教育的互通性,也要与企业进行合作,与培训机构形成互补。本文以培养创新型动画人才为出发点,阐明高职院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指明了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相关问题表明若不对培养模式进行改善,即使有充足的专业人才市场,也难以满足产业发展所需。
2022年04期 v.38;No.233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小樱;
健康中国视域下,国内各所高职院校均不断构建与完善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将面向康养旅游行业持续输送高水平人才作为教学改革出发点与落脚点。现阶段,尽管国内多数高职院校在培养康养旅游人才层面做出诸多努力,但基于整体而言,国内高职院校在培养康养旅游人才层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包括人才培养规格并未充分顺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未实现充分对接、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完善,这对国家康养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限制。对此,学校方面应积极深化高职康养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力度、构建课程与岗位工作对接的模块化教育模式、着重强化高职康养旅游专业化师资团队建设、大力发掘康养旅游文化教育资源,从而推动国内康养旅游行业实现有序且健康发展。
2022年04期 v.38;No.233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涂爽;
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现代的教育环境中备受重视。情感教育在中职教育开展中的运用能够强化学生的意识,深化中职英语教学效果、作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对口的人才。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情感教学逐渐成为深化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培养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有利途径。本文阐述了中职教师情感教育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中职英语情感教学现状,提出了构建策略,如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结合学生心理开展情感教学等,以供参考。
2022年04期 v.38;No.233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小松;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后期制作中新型技术的普及应用,对影视作品制作效率与质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在影视短片创作过程中后期制作工作是提升作品质量的关键。随着视频图像绘制技术、三维影像处理技术、动态影像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影视短片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使后期制作效率大幅提升,影视效果更丰富,观众获得了良好的感官体验。本文首先对影视后期制作技术进行简要概述,然后阐述了影视短片的后期制作流程,如音频录制与剪辑、镜头剪辑与组接、字幕制作、特效与动画制作及影视合成技术,最后对后期制作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2022年04期 v.38;No.233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10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