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克伟;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行动纲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实际相结合,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基于此,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与启示。
2021年07期 v.37;No.224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梦婷;
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教育资源,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进行分析,从而探讨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和实施。
2021年07期 v.37;No.224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梁丽肖;王昕琦;
高校学生党支部以学生党员为主要组成力量,是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与纽带,是党在高校的战斗堡垒,关系着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当前学生党支部面临设置方式单一化、组织生活不规范、支部班子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优化党支部设置方式、丰富党支部活动形式、规范党支部日常管理、构建科学工作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力,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学生党支部打造成培养优秀党员人才的重要阵地。
2021年07期 v.37;No.224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邓丰;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关注越来越高。通过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1]),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化的"三观",并推动其塑造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独立的思维。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从马克思主义及思政教育的内涵着手,分析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的地位,并详细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发挥的作用。
2021年07期 v.37;No.224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龙岩;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渠道是通过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但是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此类的教学认为是比较空洞的说教,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塑造力度不够。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学的新认识和新任务表明,加大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战略任务。基于此,本文从教学方法改革的角度探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措施,旨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2021年07期 v.37;No.224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郝继辉;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严格执政策略,对于党员作风建设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优化了党员作风和党内的政治环境,作风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党员干部作风的建立并不能立即结束,需要长期坚持,必须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作风建设工作中的难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作风建设策略,以此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以及个人修养,切实体现党员的工作价值与社会价值。
2021年07期 v.37;No.224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婷;
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是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积极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的新路径,将更好地提升育人效果。鉴于此,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的实践现状、实践路径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打造多元红色资源育人网络平台、打造优质的红色资源育人团队、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资源网络课程建设、加强各高校间线上线下红色资源教育的交流与沟通、加强高校网络环境监管营造良好的红色资源育人环境五项措施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鹏;
思想政治课程是目前我国高校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我国培养高校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等社会观念的主要方式,有利于我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发展,有利于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与学校党支部的建设密不可分。校党支部务必紧抓思想政治课程深度,落实其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贯穿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始终,教会学生采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为走向新时代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为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提供人才上的保障。高校应该寻求校内党建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的捷径,努力争取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不断增强党的建设工作实效性,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
2021年07期 v.37;No.224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炳含;
"课程思政"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中心环节。本校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课程思政"有效性建设,一方面,其拥有来自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且互联网的应用也是"课程思政"有效性建设的价值优势;另一方面,教师思政能力的不足与缺少协同,以及来自国外意识形态的影响成为"课程思政"有效性建设所面临的明显劣势。高校在"课程思政"有效性建设过程中应把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坚持指导地位、优化课程建设与打造示范课程等几个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SWOT分析法下"课程思政"有效性建设优势及劣势,并提出提高教学能力人格魅力、专业课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教师间互动频率等策略,以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聪;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等重要职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基本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品牌建设,对于提升支部战斗力、促进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发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高校开展党建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以党建品牌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为切入点~([1]),指出目前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论证了两者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从建好两支队伍、做好两个融合、抓好两个建设三方面论述了提升路径。
2021年07期 v.37;No.224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魏臻;
劳动是人生存阶段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在高校中,要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成为学科教学中内核,在高校思政课中也不例外。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高校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实际阐述开展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延伸高校政治教学课堂,拓宽劳动教育的路径。
2021年07期 v.37;No.224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9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薛丽;谭成才;
本文以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学专题为例,阐述了教学中如何运用"专题教学+问题导学+行为养成"一体化教育模式,深化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培养学生多种综合能力和良好的政治素养,提升课程的实效性、时代性和针对性,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的教学设计与策略选择。
2021年07期 v.37;No.224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秋璐;胡桂云;
高校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高校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标准。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理念的不断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各级教育活动中的核心理念。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和重要性,探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2021年07期 v.37;No.224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俞珂瑶;马向东;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危机,全国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作用,利用国内外面对疫情和抗击疫情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正反面案例,适时对大学生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的思政教育,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作为新闻点开展新闻宣传和思政教育,进一步激发和运用了高校校园媒体的思政功能,较好地发挥了价值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氛围。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校园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培育和完善以新媒体平台为主体的校媒运作机制、重视和加强新媒体主题策划打造校媒宣传品牌等校园新媒体思政功能的激活与运用路径,以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晁庆;
医疗卫生领域承担着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责任,而作为卫生系统中的一名医疗工作者,其应当按照规范处理日常工作,并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医疗卫生单位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热情调动起来。本次研究将重点放在新形势下的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难点上,并通过有效分析,提出一定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提升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
2021年07期 v.37;No.224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一钧;
为应对环保社会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面临的诸多内外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作用。然而,因缺乏具体规定,各地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做法并不统一,实践中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也面临制度虚置的问题。支持起诉制度的运行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检察机关职责所在。以"诉讼帮助者"为定位,检察机关在支持起诉过程中应当对诉讼能力较弱、影响力大的案件通过"依环保社会组织申请"的方式启动支持起诉程序,在支持诉讼的过程中充分尊重环保社会组织的原告地位。
2021年07期 v.37;No.224 32-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芮;
民事法律素质是人民警察必须具备的法律素质之一,只有具备相应的民事法律素质,才能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厘清相关民事法律关系,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和施行的背景下,通过对在职民警进行民事法律培训,加强公安院校民事法律学科教学等多种途径,能够提升人民警察的民事法律素质,使其能准确辨析、正确处理民事纠纷,同时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2021年07期 v.37;No.22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曾佳茹;
当前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电商人才。为了填补电商人才的空缺,高校应将经济贸易专业与电商人才培养进行结合,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转型为跨境电商专业,从而培养出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为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向电商人才的转型培养策略来说,高校应抓住电商行业对人才的硬性需求,立足其发展开展教育,才能提高电商人才的价值。但是,目前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的发展对电商人才的转型带来了一定阻碍,只有突破电商人才转型的瓶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转型价值。本文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转型电商人才培养的困境提出高校在开展教学任务时应充分考虑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师资力量等策略,以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单云云;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指的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主要用于法律没有涵盖的不正当竞争行为~([1])。新修订后的法条增加了"互联网条款",来针对网络环境中的不正当竞争。但是其在适用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竞争关系的定义不明、不正当性的认定标准不一,都会导致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存在偏差,致使不正当竞争案件的裁判出现问题。因此,为了真正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2]),应当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标准,严格适用一般条款,防止过度滥用,借鉴德国的案例群制度,为后续案件的审理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7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龚斌;刘云;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借助公共领域视角理论,从公共主体、公共场所、公共舆论三个方面分析近几年来当下备受关注的中国女排,反观中国女排形象的构建。研究发现:全国倡导学习中国女排精神,女排精神随着自身的发展早已跨越了竞技体育的范畴,已经渗入社会各行各业;中国女排形象构建主要位于虚拟公共场所,如网络论坛、社交App等;网络论坛(如新浪微博)成为中国女排公众舆论的引导者。由此,中国女排的形象建构会在社会起到较大程度的模范作用并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走向有着间接影响。
2021年07期 v.37;No.224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苗;
证券实务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证券专业、理财专业的入门课程,特点是专业知识点特别多,内容广度比较大,具有系统性和繁杂性的特点。目前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深度理解力不够,再加上学习氛围相对薄弱,学习能力不够,容易对这门课程产生倦怠。所以,作为这门课的任课教师,需要优化课堂的内容,把很多专业枯燥的专业术语、宏观经济分析、技术指标等通过理论课和实训课结合,让课堂变得充实,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优化证券实务课程教学。
2021年07期 v.37;No.22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莹;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典型代表,虽然引发了新一阶段科技发展的热潮,却也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难题。目前,我国对于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模式下引发的交通事故侵权责任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篇、《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为基础,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主体地位、侵权责任主体、适用归责原则以及强制责任保险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构建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承担机制,从而及时高效地救助受害人,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021年07期 v.37;No.224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保仙;
在新时代下,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不断推动我国企业的创新升级。"大智移云"背景下企业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也面临着改革创新。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在"大智移云"背景下企业会计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关于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马媛荃;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将具有科学性、抽象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通过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方式,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以及应用于实践。本文阐述了哲学与大众化的含义,分析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所面临的问题,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途径~([1])。
2021年07期 v.37;No.224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品佳;张志松;
在促进社会和谐和国家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掀起了一股热潮,亲社会性则是积极心理学的中心话题。正念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健康人群中逐渐普及。基于此背景下,通过正念训练促进亲社会行为成了研究者日益关注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正念及正念训练的发展,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正念训练促进亲社会行为的机制:共情、积极情绪和自我意识。但目前关于二者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应继续向正念训练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方向探索和展望。
2021年07期 v.37;No.224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琳;
1953年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成立,馆内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调阅当地档案等多种形式,将六届农讲所学员的个人档案搜集整理,特别是对第六届学员名单进行考证和确认,最终整理成《广州农讲所学员档案》。本文将以这批珍贵馆藏档案为原始材料,再现广州农讲所与云南党组织建立和革命活动开展的历史渊源,着重以《广州农讲所学员档案》为中心对滇籍学员名单考和滇籍学员在云南的早期革命运动为研究主线,梳理第六届广州农讲所与云南早期革命运动轨迹,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楚;
从历史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在民族逐步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统一体,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以及各民族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进步。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对加强各民族对国家主体的认同和促进民族团结有重要价值~([1])。探索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对于促进民族进步、加强民族团结,建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有深远影响~([2])。本文主要探究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影响,以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阳;王春林;
中国近代的义利思想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近代社会由封建社会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义利思想为适应社会的新变化,由封建的旧的义利思想(以下简称旧义思想)逐渐发展到反帝反封建的新的义利思想(以下简称新义思想)。在对新义的思考上,加深了对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旧义思想的否定,并渐渐举起了反帝反封建革命大义与民族大义的新旗。由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现实需要,新义思想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是中华民族富强的问题。因此,向西方学习,从西方文库中寻求利国、利民、利公的中华民族富强之路成为近代仁人志士的努力方向。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近代义利思想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爱楼;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以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大数据作为随信息时代运用而生的概念,近年来得到心理学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网络大数据概念及技术视角下对高校自杀干预应用为切入点,在介绍大数据技术在危机干预中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其对高校危机干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产生的影响。高校危机干预作为以个体外部表现数据为主要分析对象的工作,大数据技术能够直接提高其主动识别的精准度、增强个性化干预的效果。
2021年07期 v.37;No.22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雯;
文学欣赏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也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近几年来日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自身文化素质。本文以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2021年07期 v.37;No.224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素云;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口语能力提升面临挑战。本文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从制约高职英语教师口语能力的因素入手,分析影响其口语能力的原因,探索并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提升路径,为相关院校英语教师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2021年07期 v.37;No.224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华;
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与课程思政保持同步性,始终秉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意识。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改革,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1]),将课程思政与教育改革真正融合起来,保证学生健康、良好的发展。本文阐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的改革创新思路,提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等大学生教育改革的方法,以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梁景然;
"卧"字最初具有睡觉、躺两个含义,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卧"字的"睡觉"义逐渐弱化,"躺卧"逐渐成为核心词义,且增加了"睡觉用的"义项。这种变化是何时因何种原因逐渐演化的,本文尝试通过举例分析,探究"卧"字含义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2021年07期 v.37;No.224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管赛;孙先洪;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进行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在以往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英语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在英语教学中没有体现其育人价值。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教学为例~([1]),从教学内容、产出任务与目标、驱动性输出任务、输出促成活动这四个环节融入思政元素,进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凸显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以期为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思路。
2021年07期 v.37;No.224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5K] [下载次数:20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潘新娜;胡晓源;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阅读者与不同性质的文本接触时所觉察并表现出来的刺激和反应的细微差别,本文重点分析了阅读者"差别感受性"中感觉、知觉、感知综合等阅读障碍类型,并具体探讨了沟通漏斗、防御模式和召唤差别等因素,提出任务式阅读、全方位沟通;培养高级思维、理性移入情感;打开期待视界,担当思想阅读等突破方式,希望激发生命智慧和创造潜能,实现对话理论背景下阅读的培根、铸魂、启智与润心。
2021年07期 v.37;No.224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晨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使得社会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变,其中教育事业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中取得的成就尤为瞩目。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具有操作技能、一线人才的专业场所,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往往和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教育中所受的重视也逐渐升高,公共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在高职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在这些背景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得以运用在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中。由此,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论述混合式教学在信息化条件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构建策略。
2021年07期 v.37;No.224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蓉贞;
教育作为国之大计,肩负着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职责。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贯彻落实的关键,其明确要求思政理论课教育充分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强化协同育人效应。《商务英语》课堂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应挖掘该课程蕴藏的课程思政资源与内涵,推进《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品质、高水平的《商务英语》课程,同时把思政教育基因渗透到《商务英语》教学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培养可以从事国际商务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
2021年07期 v.37;No.224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海燕;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日语从业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既懂日语又能够从事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各大高校先后开设了商务日语相关课程。作为国内知名民办高校之一的西安翻译学院(以下简称本校)亦不例外。本文以日语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课堂教学实践资料整理,归纳总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企业文化导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旨在为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的同时,提升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水平。
2021年07期 v.37;No.224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欣欣;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科技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多领域的应用,将先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主。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时代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夏焱春;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活动不断深入。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在各项交流、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更加趋向于高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开展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深入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施。本文主要分析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实施英语人才培养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2021年07期 v.37;No.224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萌;
随着全球现代化经济的不断进步,作为全球最频繁使用的语言之一,英语能力的高低对于个人日常生活工作之中与他人的交流还有从事相关工作的业务能力都有着重要影响。现如今,教育随着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在进行着自身的变革,面对如今高等学府的不断扩招、就业压力增大等越来越严峻的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以及创新创意教育必须有效地进行融合,才能让学生可以在毕业后更好地在社会的浪潮中踏浪前行。教师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当中必须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融会贯通以及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创新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英语语言技能出众、具备一定商务技巧且善于创业的新型发展人才。本文结合当下社会对于创业以及创新相关产业人员技能和项目的需求,来探讨如何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型英语技能以及创新性思维模式的全面人才。
2021年07期 v.37;No.224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明娜;
正是王阳明蕴含智慧的哲学思想及其重要的现代价值,使王阳明历经五百年仍备受关注。"心即理""良知与致良知"是阳明学的主要哲学命题,"知行合一"则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特色。王阳明哲学的现代价值也充分体现在其注重实践的哲学精神、自我超越的生命境界以及"万物一体"的普世价值中。本文阐述了王阳明哲学思想,并对其现代价值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8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艳华;
英语写作是考核中学生英语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拓展性课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定性研究,对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进行建构,提出建构原则和教学实施建议,即趣味性、互补性、育人性等。在拓展性课程原则下,创设英语写作情境,开拓英语写作内容,提升英语写作能力。最后还指出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面,以期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2021年07期 v.37;No.224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千叶;李城;
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清朝以来,就奠定了由满族统治者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形态。在原本以大量汉族居民为主的地区进行统治,自身为少数民族身份的统治者如何在各种文化差异之下赢得汉族民众之民心显得尤为重要;而礼乐作为重要的仪式音乐,自周始就秉持着其社会治理的需求、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政治时事的诉求而得以流传。本文主要从满汉两个民族在分隔、交融的过程中探索中国延绵数千年的礼乐文化在清代发生了怎样的留存及变化,从而进一步探究清代宫廷所秉承的礼乐观念。
2021年07期 v.37;No.224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丛晓明;
本文以蒙古族传统文化为视域,对《蒙古秘史》和《苍狼》两部作品进行文学比较与翻译研究,从中选取代表性历史人物,如成吉思汗、母亲诃额伦、那可儿孛斡儿出、安答札木合、麾下猛将速别额台,领略和挖掘历史人物事件所体现的德行与教化思想,再将团结教育、友谊教育、民心教育、拼搏意识、忧患意识等融入日语翻译课堂。为践行各民族守望相助理念、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2021年07期 v.37;No.224 94-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亚君;徐东升;张晋;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必须重视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今后出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做好思想方面的准备工作。但是,如何在全媒体时代下展开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以互联网来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第三课堂"成了当下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所学要思考的难题。由此,本文则展开了对于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分析了全媒体的内涵,以及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现有的教学问题,提出与之对应的创新措施,力求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021年07期 v.37;No.224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封益飞;于姜;曹月洲;
人工智能和社会医学等已使医学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冠疫情又为国际医学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新形势下新医科教育建设势在必行。南京医科大学(简称南医大)从五个方面主动适应新的医学高等教育形势,为广大医科院校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本文对当前环境下的南医大本硕博一贯制临床医学教学方法和模式做具体的总结与思考,并就临床医学现有的具体改革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为南京医科大学教学改革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现代化临床医学教学发展有一定意义。
2021年07期 v.37;No.224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敬;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许多娱乐消费等多样化的大众文化不断对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工作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深入推动当代大学生自身观念与思想素质的逐渐养成。如今,大学生在多样化文化的背景之下,容易出现审美方向缺失等多种不良现象,需要引起教师的重点关注,能够对其予以适当指导,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对现阶段大众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美育的发展现状以及价值优势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探析,以此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指导策略,不断引导大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与思想观念。
2021年07期 v.37;No.224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毅群;胡达道;
学校体育应该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但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存在将以人为本误读为绝对化的以学生为中心、极端的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片面的以学生的需要为本、过度的以学生的安全为本、以保证学生毕业升学为本的现象。本文指出学校体育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以个人为本,应该处理好群体和个体的关系,应该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最后,对以人为本观念下学校体育教学进行反思。
2021年07期 v.37;No.224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孔令昱;
引入外籍教师(以下简称外教)是外事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进国外智力资源、吸收不同教育理念和不同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外教为提高高校的外语教学质量,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师生提高英语水平,促进高校的教育国际化。本文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将外教管理中的经验做法及其对高校国际化的影响和成效总结如下,在教育国际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2021年07期 v.37;No.224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伟雄;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一举措与时代潮流相契合,同时还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但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人员应该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自身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采用合适的措施进行应对,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为高校长远稳定的发展提供助力。
2021年07期 v.37;No.224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婷婷;欧阳超群;
多元智能主要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寻求全面而均衡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多元智能与高校新媒体育人功能的内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探究了多元智能理论下高校新媒体公众号育人方案,并从理论创新、内容优化、资源整合和机制革新四个维度提出工作建议。
2021年07期 v.37;No.224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蔚;梁馨化;
在"三全育人"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呈现新的特点,网络平台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创新,但对思政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育人的效果,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把握教材是前提,了解学生是关键,上好课是重点。
2021年07期 v.37;No.224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萌萌;
本文对有关雨课堂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元民族志的方法对文章进行查找、评估和综合。在知网上通过关键字搜索和筛选,最终采用了23篇文章。通过对这23篇文章的综合分析比较,得到以下实验结果:一是雨课堂对混合式教学有如下贡献:课前直接插入慕课、课中互动方式多样、课后学习数据分析。雨课堂与混合式教学能够构建一定程度的智慧课堂。二是有关实证研究的文章比较多。虽然结果表明应用雨课堂的学习效果较传统课堂好,但对于如何在横向上促进课程改革并没有过多研究,这也是未来对雨课堂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2021年07期 v.37;No.224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热那古·克尤木;
为了促进体育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理念教学的有效融合,突出素质化教育的目标,高校需要深入发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体育教学的深化。本文从高校内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多个角度探析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学素材,并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策划,采取创新多元教学方式,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意识。
2021年07期 v.37;No.224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任玺衡;
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红色家风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遵循。红色家风是中国家庭中的真正不动产,也是新时代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先进文化。新时代传承好、发展好红色家风,需要在家庭教育中深刻把握红色家风的核心要义、积极探索融入的方式方法以及奋力营造良好的融入氛围。
2021年07期 v.37;No.224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泽文;
探究既是学习科学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而项目教学具有生成性、动态性以及体现幼儿主体性的优势,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为此,本研究以项目教学为基础,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进行新的尝试,探索基于项目教学的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模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2021年07期 v.37;No.224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汪石果;
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校)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高校中率先复学。上半年的"封闭式管理"和下半年的"非必要不外出"给学生日常管理和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加强教育引导、主动排查预防、提升咨询服务、强化干预处置、加强校院联动五个方面就做好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对策。
2021年07期 v.37;No.224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0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素;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十分重视课程思政理论的推行,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了高校教师思政培训。目前,将课程思政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面,已然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名辅导员,选择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究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路径,以期能够有所收获。
2021年07期 v.37;No.224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习;
新生入校后的适应问题和班级建设,一直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如何让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转变高中时期的思维定式,快速熟悉新生活,适应高校的学习和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是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和班级建设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选取新生入校后的旷寝事件,就其背后的家庭教育、新生入校后的适应状况、学生规则意识、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入校后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工作。
2021年07期 v.37;No.224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2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武美然;李晓虹;
我国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新文科"教育的概念,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的学科框架。新文科教育的实质性目的在于培养兼具人文与科学素养、积极应变、善于创新、弘扬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了充分发挥新文科教育目的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已成为当下的关键任务。本文对新文科教育目的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邢梦霄;
自20世纪初,比较教育学便在我国进入萌芽期,并先后经历了创立、初步发展、停滞、复苏、重建与成型等诸多阶段~([1])。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革,比较教育学的讨论已经由初期的学科问题演变为具体问题的探讨,预示着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将面临诸多困境,包括身份危机、生态缺失及方法失当等。因此,为突破比较教育学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升其实践定位,更好地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学科定位、学科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策略。
2021年07期 v.37;No.224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勾丽红;
本文选取J校预科生为样本,全面掌握预科生普通话的整体培养水平,深入分析了预科生的普通话学习和使用情况,找到影响学生普通话水平提升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提出策略,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巍佳;
本文以同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同安职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对象,通过问卷、走访、座谈的形式,对厦门地区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及同安职校课程体系展开调研。在全面分析调研情况后,明确提出围绕"能力本位"思想,以工作过程导向为主线进行课程重构,打造复合型综合性的国际商务人才队伍。
2021年07期 v.37;No.224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荔;江琴英;
职业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完善教育发展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建立职业教育新体系的核心关键。学前专业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热门专业之一,应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下逐步强化中高职教育机构培养目标衔接能力,切实以提高学前专业职业人才培养能力、解决职业人才教育培养问题为基础,加强当前阶段中高职院校学前专业教育发展水平,促使中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有效衔接,提高新时代学前专业教育综合水平。
2021年07期 v.37;No.224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欧阳彪;
校企合作是有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创造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相脱离、学生无法有效适应新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企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局限性的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采取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021年07期 v.37;No.224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彭文凤;
鞋类企业对于具备综合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设计能力的职业型人才需求不断上升。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教学创新也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提出职业技能导向下中职学校鞋类设计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教学工作的发展现状,提出教学创新的具体策略,以推动中职学校鞋类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发展。
2021年07期 v.37;No.224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婕妤;王敏;杨勤;
在当前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中,如何强化护生职业素养水平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本次研究中,本文详细研究了职业素养培训对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再从教学现状入手,探索了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提出了多样化的教育改革思路,希望为全面提高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021年07期 v.37;No.224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少勇;
在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种智能设备不断推出,智能手机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智慧校园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建设和发展起来,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较大便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也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工作,保障校园安全。本文首先探讨了智慧校园给高校安全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分析了目前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促进高校的安全管理。
2021年07期 v.37;No.224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小萌;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极大程度上改变着各个领域的运转模式。高校是专业知识、信息数据沟通与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对大数据时代成人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探究,希望以此可以提升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
2021年07期 v.37;No.224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雪;贡璐;
实验课程可以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掌握和应用情况,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植物生物学是诸多高等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而《植物生物学实验》是与其匹配的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有重大意义。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实验教学效果~([1]),本文依据《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聚焦于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对策,以期为高校实践教学类课程的开展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超云;
自1968年Niklaus教授开创数据结构课程的体系以来,数据结构课程一直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许多学者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校企合作、课程思政等多方面探讨了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团队组建、实验教学、教材编写三方面探讨了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能力。
2021年07期 v.37;No.224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环环;
在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阶段,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教育质量的优劣与社会中人才质量产生密切关联,因此学校必须要致力于教育环节的优化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高专幼儿师范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做出细致分析与阐述,之后研究开展该项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2021年07期 v.37;No.224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严辛;左文凯;唐业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以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1+X"证书制度及其对于建筑工程行业带来的影响做了介绍和分析。以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1+X"证书制度下,本专业岗位群实训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诸如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实训场所、调整课程体系等有效对策。探索一条新的人才培养路径,也为其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及岗位群实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2021年07期 v.37;No.224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媛媛;
在知识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双重影响下,创新创业活动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有效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的主要方式。近些年,我国越发注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1]),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创业意向是学生开展双创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2])。
2021年07期 v.37;No.224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8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伟花;
高校作为教育国家栋梁的重要战略机构,在教育教学方面,应当紧跟教育改革步伐,针对性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简单概述,其次对工作中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1]),最后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具体改善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列举了几条参考性的改善措施。
2021年07期 v.37;No.224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庄艺锋;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民办职业院校是该办学格局的重要一员。因其独具特点的办学条件,在参与国家政策指导下的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改革之路,势在必行。笔者从民企职业院校的现状,通过多方调研、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创新改革思路。
2021年07期 v.37;No.224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