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领导管理的同步原理

    郎业伟;

    <正> 我们对于"学校领导管理同步原理"的研究,有一段过程。这里简单回顾一下,有助于对于"学校领导管理同步原理"的提出和形成过程的理解。研究的开端,要追朔到我们曾经听过一节出人意料的课。现在回想起来,感到那一节课,对于"学校领导管理同步原理"的提出,确实是一个机遇。"文革"后,学校处于恢

    1987年03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勤奋学习是师德的重要内容

    王如征;

    <正> 一九八四年十月六日,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要求"从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勤奋学习,遵纪守法,以身作则等几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职业道德要求,这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勤奋学习是师德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7年03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端正教学思想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谷有万;

    <正> 教学方法自成系统,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它不是某种固定的方式或某一要素的单独活动,而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掌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整个系统的综合的整体运动。教学思想是教学方法系统内部最活跃的因素,它贯穿于其他各要素之间,并将它们有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它调解着教

    1987年03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逻辑关系

    朱长林;

    <正> 我国好些高等院校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材,国内学术界、理论界在谈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时,都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说成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提法实践证明是不科学的,严格讲是不妥当的。本文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谈谈自己粗略的不成熟的看法,供各位内行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1987年03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议论文文体学论纲

    于水;

    <正> 议论文是直接表达思想的一种文章体式。越到现代,种类越多。比如各种新闻稿、各种公文、学术论文以及一般实用性文章等。在现代社会,议论文已广泛地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科研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和每个人的关系都是极为密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议论文简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生产力。

    1987年03期 1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折杨柳”考

    王文仲;

    <正> "折杨柳"既是古乐府曲名又是个古老而富有人情味的民俗。因折柳赠别不是统治者的礼制所规定,所以它的源流始木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现就古代文学作品的有关描述作个初步探索。"柳"作为自然界的一种树木是亘古就有的。《山海经》载:"平邱嵈有杨柳""决民之国有白柳",书中提到的

    1987年03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系统论与物理综合题

    李秉和;

    <正> 培养学习解物理题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解题,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就其实质来说,它是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也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习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重要渠道。多年来,广大教

    1987年03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k=4.5n-1

    朴济贤;

    <正>~~

    1987年03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几何光学中的符号法则规定引起的公式差别

    杜秉权;李正顺;

    <正> 几何光学中的物象公式,因符号法则的规定产生了差异,在大学中学习的物象公式,是由单坐标法推导出来的,而毕业后,到中学教学时,遇到物象公式和学到的不同。在中学教材中物象公式的推导是采用双坐标法,这样给教学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这两种因符号法则规定产生的差异之间有无联系呢?这就要从符号法则规定谈起。

    1987年03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俄汉语言习惯的对比研究

    傅民杰;

    <正> 汉语和俄语已被国际语言学界公认地列为世界五大难学语种之列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尽管俄语和汉语非属同一语系,但从语言思维的共性角度看,思维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共同的,所以,一切民族的语言既有各自的思维特点,又有共同的思维规律。全世界的语种纷繁众多,操不同语言的民族在相当长的历史演变中,由于受各种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点和语言风格,

    1987年03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记》的教育思想

    孙抚;

    <正> 一、学记简介《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七十子后学阐述"礼"的论著选集;由西汉戴圣编纂成书的称《小戴礼记》,全书四十九篇,由西汉戴德编纂成书的称《大戴礼记》,原本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由于东汉郑玄给《小戴礼记》作注,唐初修《五经正义》时,又采《小戴礼记》,《小戴礼记》便普遍通行

    1987年03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浅议录音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袁伟;

    <正> 改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逐渐被引进到教学领域中来,由于这些手段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提高教学效率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做为电教手段之一的录音教学,进入语文课堂,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关

    1987年0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作文难的症结何在?

    伊广文;

    <正> 作文难是个老问题了。究竟为什么难,众说纷纭。有三种说法带有普遍性:一种是,作文难是因为题目出得不好,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一种是,作文难是因为儿童的生活单调、平淡,没什么可写的;还有一种是,作文难是因为儿童年令小,认识能力低,写不出。乍一听似乎有道理,但仔细想一想,又觉得有问题了。如果说作文难是因为题目出得不

    1987年03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少年修养》课教学初探

    陈香艳;

    <正> 中学政治课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有所收获,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用老一套简单的说教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相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作为政治教师,需要改变理论教育课的旧观念,突破陈旧的、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变单一型的教学为开放

    1987年03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师传递信息的特点及类型

    朱云腾;

    <正>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不过,语文教师要传递好知识信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不仅决定于学生的学习特点,还与知识信息本身及传递特点有直接的关系。知识信息本身具有可传递性。这种传递并不象传递某个物体那样直接两简单。正如叶圣陶所说的:不是"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象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

    1987年03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奥秘

    刘眷禹;

    <正> 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的现象,它来无影去无踪,行无色动无声,看来难以琢磨。但是,只要遵循心理学研究的规律去探讨,还是可以获得成效的。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奥秘,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成绩。生理心理的规律是由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决定和制约的。人们对外界的需要可分为实用功利和内在享受两方面。因此,

    1987年03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一道化学反应速度及化学平衡移动试题的剖析

    朱慈池;

    <正> 在一定条件下,3H_2+N_2=2NH_3+22.08千卡反应已达到平衡,下列图象是什么条件变化而引起的图象变化?解答这类习题,可遵循下列三条原则:一、凡是条件变化后,正逆反应速度仍然相等,都是加入催化剂的影响。二、凡是条件变化后,正逆反应速度不相等,达到新的平衡时,正逆反应速度大于

    1987年03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极坐标系中圆锥曲线的作图

    王庆祥;

    <正> 解析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的必要条件。中学里求作方程的曲线常用方法是描点法或根据图形性质作图。例如直线的作图常取截距和斜率;圆锥曲线的作图常考虑范围、顶点坐标、对称性、渐近线(指双曲线)等。用描点法作图要列表求值,即由曲线方程求出曲线上若干个点的坐标。在极坐标系

    1987年0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小学自然课“新教法”的内涵

    杨淑洁;

    <正>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自然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力求自然教学"一举多得"。为了正确贯彻这一总的指导思想,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一举多得"教学思想指导下,很多自然教研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提出了好多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上海的蔡秀峰同志应用了"科学程序法"进行自然教

    1987年03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六步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东丽沙;

    <正> 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要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己学习,自我探索,学习和思考结合,学习和创造结合,使学生真正参与读写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达到"讲是为了不需要讲",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对阅读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

    1987年03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学导式”教学中的自学

    李达吉;

    <正> 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了"学导式"教学法。它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体,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使"学"与"导"同步,能优化教法,促使学生运用科学的学法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根据我们对成功的学导课的观察,学导课充分体现了上述这个特点。

    1987年03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想品德课中对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探索

    马桂琴;

    <正> 随着社会发展,今后独生子女将会越来越多,他们如同一棵树苗带着幼气告别幼儿园或妈妈,带着多年形成的个性,怀着紧张、高兴而好奇的心情跨进了小学校门,新的生活一页在他们面前展开了。刚入学的独生子女,在生活上变化很大,心理状态变化也较大。有很多人认为独生子女"不好教,不好管",有特性,纪律性差,不能自己管理自己,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娇,骄"二气严重等等。事实是否如此,怎样根据低年级

    1987年03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书讯

    <正> 钱中立著《青海风情》一书将于1987年12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青海风情》是青海高原风光、风情、风俗、风物的采风记。全书58篇,按内容所属地区归为8章。它是导游手册,又是乡土教材。在同题材的游记散文中,它侧重于猎奇探新,说古道今,富有知识和情趣。《青海风情》将帮助读者认识青海,引导他们旅游青海,启发他们热爱青海,激励

    1987年03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