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解析

    任秋霏;

    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实践,本文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现实性研究,提出了弘扬伟大精神的鲜明特质、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分析了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础、重点人群和时代要求,创新探索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意义输出、价值传导的途径和方法,为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出了现实进路。

    2025年02期 v.41;No.26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党建引领高校依法治校全面推进的路径研究

    陈妍茹;

    党建引领是高校依法治校不可或缺的基石与坚实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在党委领导下推进依法治校的过程中,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治理体系、工作体制机制、考核评价、法律风险防范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需持续加强。因此,全面推进党建引领高校依法治校,关键在于促进党建工作与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健全依法治校的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成效的考核评价,筑牢法律风险防线并加强基层党组织与法治队伍建设,以确保高校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

    2025年02期 v.41;No.267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路径研究

    李菊;

    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思维的培养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法治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也为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法治教育的实践中仍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法治信仰缺乏等挑战。基于“大思政课”视域,本文系统分析了高职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重要意义,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特点,从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强化法治信仰教育、拓展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5年02期 v.41;No.26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的路径与案例分析

    向慧萍;陈小刚;

    提升党组织组织功能是党的二十大对党的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组织构建、组织机制、组织流程的角度对组织功能建设进行思考,是提升党组织组织功能的一个思路。基于这样的思路,将支部建在工作室上,对支部组织结构进行变革性再造,对支部工作流程进行科学化设计,对支部工作内容进行项目化聚焦,有力地助推了党组织组织功能的发挥。

    2025年02期 v.41;No.267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与路径解析

    黄怡强;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社会革命运动、爱国革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在新形势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已经成为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本文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视角,分析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价值意蕴及其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并提出发挥课堂教学引领作用、挖掘校园文化育人载体等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2期 v.41;No.26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艺术类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及对策研究

    娄诗文;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全新的数字网络时代已经来临。新时期,不论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还是艺术类高校的管理层,均在推进、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并对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对艺术类高校管理者与辅导员来说,应展开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有效创新地开展思政教育,并将其与实际工作充分结合。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新要求,并针对目前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合理构建辅导员队伍,落实考核、激励机制、增强辅导员工作动力等艺术类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以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1;No.267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色有声读物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王晓莉;

    红色有声读物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红色文化转化为音频等数字形式,是高职院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新形态。它一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另一方面助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是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文章阐述了红色有声读物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分析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创新育人模式的有效统一、加强话语表达的相互交融等红色有声读物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策略,以期让红色文化的种子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25年02期 v.41;No.267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全媒体时代长征精神弘扬与传承的实践探索

    周成源;孟旭琼;

    长征精神在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伟大长征的实践中孕育,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与精神财富的高度凝练,是鼓舞当代中国青年奋斗的精神动力,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源泉。全媒体时代,信息流的传播、新旧传媒的交融、大数据的利用为宣传长征精神带来了全新机遇与载体,文章在全面分析全媒体时代弘扬与传承长征精神重大机遇的基础上,对利用新媒体进行长征精神教育的典型实践探索进行分析,进而深刻总结全媒体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经验,对践行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02期 v.41;No.267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生态系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策略研究

    傅智群;

    网络生态系统育人功能相对较为丰富,借助网络生态系统发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网络生态系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要在明确教学思路及分析教学价值的基础上,针对教育实践工作的内在支撑进行分析,并利用深化网络教育环境建设、加强平衡性教育发展及建立数字化教学评估体系等基础策略,做好基于网络生态系统的思政教育设计,提高网络生态系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育人质量。

    2025年02期 v.41;No.267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及其时代价值赓续路径研究

    梁龙;李健芸;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壮大、走向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坚定精神支柱。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如何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坚守文化自信等挑战。文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特点、时代价值,从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效路径。

    2025年02期 v.41;No.26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溯源与价值指向

    吕亚鑫;孟祥岩;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总结,作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根本遵循,它深层次理解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文化思维的核心内涵,全方位汲取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丰富养分,多维度总结提炼了进入新时代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

    2025年02期 v.41;No.267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艺术

  • 近代中国音乐教育学校音乐课程发展与改革研究

    杜秉泽;

    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演进,音乐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探讨了近代中国音乐教育在学校音乐课程方面的发展与改革,重点分析了教育理念、基本理论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的演变,旨在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2025年02期 v.41;No.267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韩信形象的建构透视司马迁的小说家笔法研究

    王昭宇;

    《史记》在人物的塑造层面上,往往凝聚着司马迁过人的才思与独到的视角,同时更浸润着一种小说家的笔法。淮阴侯韩信就是一个性格成分较为复杂、人生经历跌宕起伏的特殊人物。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形象的建构集中体现着司马迁诸多令人称奇的小说家笔法。本文基于中国古代叙事文法理论视阈对韩信形象的建构以及《淮阴侯列传》中呈现出的文学特色和司马迁的小说家笔法加以分析,认定韩信形象及其传记应是研究司马迁小说家笔法的重要范例。

    2025年02期 v.41;No.267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西部方言对非英专生语音的负迁移及策略研究

    张立岩;

    母语,尤其是方言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音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内蒙古西部地区,非英专生由于受到方言负迁移的影响,在学习英语语音时面临很大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对学生发音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包括加强语音学习、培养听音辨音能力、进行英语语音模式训练以及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等。通过输入原声材料等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方言对英语发音学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促进有效的语言交流。

    2025年02期 v.41;No.267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小小小的火》家庭空间中的伦理书写

    程智贤;刘玉红;

    文学作品中的家庭空间时刻蕴含着伦理。伍绮诗的作品《小小小小的火》聚焦于家庭空间背景展开叙事,凭借多种家庭空间意象和空间隐喻表达伦理主题,凸显作品的伦理意涵。本文基于空间叙事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珀尔与伊奇置于不同的家庭伦理环境,揭露了家庭空间中个体成长塑造与伦理环境建构的隐秘关联,通过人物实现空间归属再现了伦理意识的回归,剖析了人物对自由空间的探索如何激发了进一步的伦理选择,体现了文本蕴含的伦理表达与教诲意义,展现了空间叙事的伦理价值。

    2025年02期 v.41;No.26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征探讨

    李想;

    莫扎特是一名世界知名的钢琴家,创作了众多经典的钢琴作品,对于西方国家的钢琴艺术和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加生动、完美的诠释莫扎特钢琴作品,应该全面掌握莫扎特钢琴作品艺术特色,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演奏技巧,这样才能带给听众别样的视听体验。文章就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展开分析,丰富研究内容,以期为后续研究和钢琴演奏提供有效参考。

    2025年02期 v.41;No.267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艺术作用与实践探究

    王漪;

    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艺术表达的情感穿透力,让演唱者的个人特色成为强化音乐艺术情感的内在支撑。新时期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要在有效分析其艺术价值、作用与应用技巧的同时,针对钢琴伴奏与声乐主题契合度不高、钢琴伴奏转调与调性转换灵活性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注重钢琴伴奏移调处理及优化钢琴伴奏的响度、音高等举措,不断强化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艺术价值,为学生声乐演唱艺术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02期 v.41;No.267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OBE教育理念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设计探究

    郑蕴;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从OBE教育理念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OBE教育理念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思想高度契合,并通过预期成果设计、考核评估设计以及学习活动设计三方面加强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可见,将OBE教育理念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设计中十分有必要,满足当代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发展要求,有助于改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2025年02期 v.41;No.267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

    祝鹏;

    合唱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集技能、审美、理论为一体,拥有较高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特征的课程。然而在传统的合唱指挥教学范式下,教师往往面临着课程教学、学科融合、教学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大学生难以获得真正的合唱指挥能力与方法。因此,伴随时代的发展及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高校应结合合唱指挥课程教学的内涵,引入各类信息技术优化课程设置、内容、形式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培育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合唱指挥人才。

    2025年02期 v.41;No.26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学前教育中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冯华伟;

    全球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教育领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尤其是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的挑战更为显著。传统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其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不容忽视,而现代音乐教育则以其创新性和多样性,展示了音乐教育新的可能性。本文从传统音乐教育的价值与现状、现代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职学前教育中有效融合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教育,即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资源与环境的优化,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体验,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025年02期 v.41;No.267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书法艺术融入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孙丽;贺优;

    树立城市良好形象,需立足城市文化特征展开建设。作为国家级“书法文化名城”,书法文化深深影响了寿县古城的城市特征。书法艺术与城市景观在构成要素、创作过程和创作理念上具有相似性,因而书法艺术具备融入寿县古城景观的客观条件。从宏观上以书法章法指导城市规划,在微观上以书法景观小品提升城市空间细节。研究进一步挖掘了书法艺术融入寿县古城景观设计的具体途径和形式,从而促进寿县古城的城市意象获得提高。

    2025年02期 v.41;No.267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到灯塔去》中的女性视角与时间概念研究

    吴强;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小说中,弗吉尼亚·伍尔芙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刻画了拉姆齐夫人等女性角色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复杂角色及追求自我实现的渴望。同时,伍尔芙巧妙地运用时间概念,将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交织,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物内心的变化。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深化了对女性主义及生命意义的探讨。对此,本文将探讨该作品中的女性视角与时间概念,揭示其背后的深刻含义与文学价值。

    2025年02期 v.41;No.26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人文·社会

  • 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研究

    孙利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其教师队伍建设越发显得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以满足社会对各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教师素质不足、培训体系不完善等。提出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优化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等,以促进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持续发展。

    2025年02期 v.41;No.267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媒体时代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研究

    常金平;张文钦;陈桐君;

    通过分析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时代背景、自媒体时代对于培育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占据的优势,以及培育过程中受到内容公信力削弱、官媒话语权剥夺、舆论压力增大和文化厚重感削弱等几个方面的阻力以及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现状,从解决问题入手,提出建议高职院校将重点工作方向放在牵住“牛鼻子”,打退“拦路虎”、争当“啄木鸟”和做好“领头羊”等几个方面,尝试为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研究提供新思路、新见解。

    2025年02期 v.41;No.267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职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

    嵇怡;杨帆;王喆;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培养、教育、管理大学生党员的重要场所,构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对提升支部服务质量,增强党员服务意识,发挥党员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在农林高职院校构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重要性以及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建设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有效途径。

    2025年02期 v.41;No.26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0-3婴幼儿托幼机构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陶秋月;

    在全球范围内,0-3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已然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核心议题,不仅关乎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更与家庭稳定、社会和谐息息相关。托幼机构作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身心发展。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当前0-3岁婴幼儿托幼机构质量存在服务类型单一、办托条件参差不齐、保育照护缺乏适宜性、教师队伍专业性不高等问题。面对当前现状,托幼机构作为0-3岁婴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场所,应丰富托幼服务类型、营造优质办托条件、提供适宜性保育照护,并构建专业性托育队伍,从而有效提升0-3岁婴幼儿托幼机构质量,促进0-3岁婴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2025年02期 v.41;No.26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GIL”模型视角下高校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研究

    张静文;王娟;

    高校档案资源是高校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在学校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高校档案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已经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前我国高校档案资源的利用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对此,文章基于AGIL模型的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模式维持四种功能,对高校档案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深层次价值与意义,并提出相关改进策略。

    2025年02期 v.41;No.26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赋能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谢秀秀;

    大数据为高校辅导员进行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提供了机遇,推进微信公众号建设更加精准化、优质化、智媒化,但在大数据赋能微信公众号建设过程中,同样存在数据共享需求与数据孤岛林立的冲突、技术快速迭代与专业人才匮乏的冲突、数据理性计算与人的感性选择的冲突。以“数”为据,夯“数基”;以“数”为翼,强“数力”;以“数”为核,赋“数能”,是探求大数据赋能提升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号育人实效的最优路径。

    2025年02期 v.41;No.267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戴海云;

    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如何构建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拥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是当前职业院校面临的难点与重点问题。然而很多职业院校在强调技能培育、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为此学校应结合就业导向的价值向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范式,强化学生培养体系,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创新发展路径,赋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2025年02期 v.41;No.26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及教学改革研究

    王利;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课程建设,加快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基础。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普遍存在师资资源匮乏、设施资源欠缺以及教材资源滞后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开发体育课程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及教材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体系,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质量。

    2025年02期 v.41;No.267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

    丁美琦;

    网络平台是信息网络体系发展的聚合体,基于网络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深化教育创新发展的科学对策。本研究基于网络平台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方面的作用分析,探究网络平台中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价值体现,进一步结合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进而制定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策略,强化新时期高校对于网络平台的教育应用能力,发挥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优势。

    2025年02期 v.41;No.267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预测”到“预防”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李婷婷;章玲玲;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现代教育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更对社会稳定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新范式,从建立精准心理预测体系、构建全方位预防策略网络、创新心理干预方法与技术到建立综合评估与持续优化机制。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旨在实现从预测到预防的全面转型,为大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保障。

    2025年02期 v.41;No.267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有企业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与激励机制

    李萍萍;

    随着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优化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机制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国有企业技能人才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评估现行激励机制的效果,并提出创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策略。此外,通过对现有激励机制的深入分析,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物质和非物质激励的应用策略,旨在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职业满意度。本研究不仅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实际可行的管理策略,也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2025年02期 v.41;No.267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热点

  •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高科技创新的组态路径研究

    肖星宇;

    本研究选取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维度数据分析和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城市高科技创新活动的赋能机制及其组态路径,揭示数字经济赋能下城市高科技创新的复杂性。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科技企业集群对于激发城市高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广泛影响。识别出两种主要的赋能组态路径,“企业驱动型”与“政策驱动型”,并发现它们之间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互为补充。本研究从理论上丰富数字经济与城市高科技创新互动的学术讨论,为地方政府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高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实践指导。

    2025年02期 v.41;No.267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力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杨春凤;

    运用长江经济带9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该正向影响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低于门限值时,正向影响程度更大;超过门限值后,正向影响因“拥挤效应”而减弱。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2025年02期 v.41;No.267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省级视角实证分析研究

    周乔;

    本文以内蒙古、青海、宁夏三个省份为例,联系民族区域实际,研究了区域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省级视角,结合民族教育情况,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丰富了资料。文章利用三个省份2005—2022年的年度数据,对教育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经过回归分析,为三个省份今后教育投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三点建议: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强民族教育和职业教育建设。文章的实证结果将为三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供理论支持,为其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推动经济更快更好更稳定增长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2期 v.41;No.267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通信技术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丁芸芸;

    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议题,其“渗透效应”表现在社会生产的各领域,应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利用2018年和2020年的投入产出表来研究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表明,信息通信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年增长率都高于国家出口总值的年增长率,尤其后者的年增长率近50%,出口结构较2018年有所上升,直接增加值和完全增加值都有明显涨幅,说明该部门潜力巨大;信息通信技术硬件的出口结构为部门间第一,对我国的出口有极大贡献;若我国出口增加1000亿元,则信息通信技术硬件的国内增加值变动221亿元。综上,建议大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克服“卡脖子”的问题,提高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推进部门间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

    2025年02期 v.41;No.267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

    刘超;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的数字经济,现已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利用31个省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同时考察了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化经济与区域创新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有效增强地区创新能力,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发挥创新增强效应的关键路径。

    2025年02期 v.41;No.267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时代统计学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王钰玉;

    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当今信息爆炸的人工智能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统计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经济、医疗、环境等各个领域。统计学在人工智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算法设计与优化、数据收集与质量控制、模型评估、优化数据收集方案、引领因果分析、提升算法可靠性与透明度等方面,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和指导。

    2025年02期 v.41;No.267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三教”改革下高职《工程造价控制》教学探索

    聂俊琴;廖明菊;魏保兴;

    《工程造价控制》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能力发展不平衡、教材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改变现状,结合“三教改革”精神,本文以“三教”改革为背景,立足于广西民族边境地区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工程造价控制》教学创新与探索,从教师、教材、教法上提出解决方法和合理化建议,努力探索数字化教育模式,以期提高《工程造价控制》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要。

    2025年02期 v.41;No.267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素养与思政教育融合模式的研究

    陈定勇;

    随着全球化及技术革新对劳动市场的深刻影响,职业教育面临着更新其教育模式的迫切需求。本文探讨了职业素养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模式,旨在回应当前职业教育中职业素养与思政教育分离的现状。研究发现,虽然课程内容调整、教师能力及学生接受度等方面存在挑战,但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加强学生互动,可以有效推动职业素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本研究旨在为职业院校提供一种实践的融合策略,以期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2025年02期 v.41;No.267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类型教育视域下专业课程的“思政触点”探究

    杨萍;李铭;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的教育,“职教20条”的开宗明义,使得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认知逐渐清晰。伴随着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拔新领异的“新质生产力”理念的出现,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育人使命愈加艰巨。在职业教育摆脱层次教育而日渐成为一种独立教育类型的背景下,做好职教课程建设,高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技能人才成为了时代之音。本文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思政化教学改革为载体,探索职教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触点”,解析“把专业课程中的职业素养作为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问题,探究类型教育视域下专业课程的思政触点。

    2025年02期 v.41;No.267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课程的思政体系探索与实践

    邱玮杰;修晓杰;张玲;

    本文以高职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课程为案例,确定“五有”培养为课程思政主线,构建“纵向四进,横向三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组建“四师”课程协作共同体,绘制课程思政地图,进而打造三课堂融通的育人机制,采用多主体全过程立体化评价方式,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的有机统一,为高职新质生产力相关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1;No.267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研究

    崔娜娜;

    当前,由于我国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体系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英语翻译教师急需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当前教学中的课程与教学方法、学生翻译实践及教学挑战进行深入审视,凸显改进教学的迫切需求。为满足这一需求,实施并创新教学策略具有积极价值,包括引入多元化教学材料、融合现代技术手段、创设实践翻译机会等。同时,实施并创新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教学的持续改进。因此,重视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并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至关重要,有助于培养适应全球化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025年02期 v.41;No.267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传承下三阶递进、四位一体课程思政模式研究

    邓娇娇;

    文化传承是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高职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文化传承与课程思政的双向价值出发,提出以“知—行—意”三阶为主线,从“内容维度、育训路径、评价体系、保障机制”四方面构建文化传承下高职“三阶递进、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最后从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辅资源、教学方法三方面提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

    2025年02期 v.41;No.267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英语教学效果评估研究

    古志鸿;

    本研究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基于学生表现和参与度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评价。引言首先概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强调了大数据分析在英语教学效能评估中的关键作用。随后,研究了影响学生表现和参与的各种因素,包括学习时间分配、学习策略、个人学习能力、上课率和课堂参与度。此外,该研究巩固了使用大数据分析评估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优势,包括其全面性和客观性、准确性和实时性,以及揭示潜在模式和趋势的能力。相反,该研究也承认了用于评估目的的大数据分析所固有的局限性,例如与数据质量和完整性、隐私和安全问题有关的问题,以及数据解释中的潜在偏见和误解。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绩,为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2025年02期 v.41;No.267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研究

    吕静;

    高职课程思政教育对培养职业人才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职业人才全面发展起到推进作用。高职应立足于职业人才学术诚信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秉承“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思想理念,建立多元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机制,进一步为高职学术诚信教育提供文化熏陶、人文精神培育与道德价值观培养的内在支撑。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学术失信影响因素、高职学术诚信教育现状,针对课程思政在学术诚信方面的教育价值、教育功能进行探究,并利用加强学术诚信的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等举措,为高职学术诚信教育工作的高质量推进提供理论性参考。

    2025年02期 v.41;No.267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孙亚杰;

    本文探讨了在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策略。为确保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英语专业教育中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学生的需求,培养出更具综合素质的毕业生。本文将采用综合的方法,包括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学生评估和教师培训。这种综合方法将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以达到最佳效果。希望为英语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一些建议,以更好地满足新文科背景下的教育需求。

    2025年02期 v.41;No.267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申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全球化教育需求的增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际中文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鉴于此,文章综合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师生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技术与资源配置、师生适应性、师生互动性以及学生参与度等问题,并通过培训教师、引导学生、优化技术与资源配置、逐步过渡和增强互动性等措施,来帮助师生更好地适应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为混合式教学的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国际中文教学信息化发展。

    2025年02期 v.41;No.267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教学管理中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

    岳梅;

    计算机教学管理中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智慧课堂多元育人功能的发挥。新时期计算机教学要在解决数字化、智能化教育工具应用水平不高、数据决策教育模块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的同时,利用优化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功能、建立教育数据分析共享机制等举措,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学管理服务针对性,充分借助智慧课堂教育建设,提高计算机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性。

    2025年02期 v.41;No.267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医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探索

    赵石楠;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引下,中医药高等院校课程应结合专业知识全面开展思政实践,弘扬中医药文化。本文阐述了中医英语思政教学的特点,分析了中医英语思政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进而提出明确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等中医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为深化中医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提供参考,为培养复合型中医外宣人才做出努力。

    2025年02期 v.41;No.267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EGP+ESP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美术专业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周艳杰;

    EGP+ESP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美术专业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英语课程教学的内在针对性,为美术专业人才扩展英语知识储备与美术专业知识储备提供充分保障。新时期基于EGP+ESP课程模式的大学英语教育设计,要在分析EGP+ESP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未能做好美术专业教育场景转换、要解决EGP+ESP课程模式与美术教育融合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运用构建基于美术场景的EGP+ESP英语课程教育体系、加强英语课程与美术专业应用学科课程交叉融合等举措,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机制,提高EGP+ESP大学英语课程模式在美术专业中的应用质量。

    2025年02期 v.41;No.267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

    卢琳;周秀娥;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双融合教育体系,能够深化对学生逻辑思维及学习感知能力培养。本研究依托数字化、智能化与信息化教育体系的教育设计,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的应用优势分析、需求探究,提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线上、线下教育衔接不紧密问题,并利用丰富思政课线上教学方法、加强线上、线下课程衔接紧密性等举措,不断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实践体系,加速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果转化。

    2025年02期 v.41;No.267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究

    薛媛;李晨;

    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英语课程教学,能够进一步深化高等人才专业技能培养与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思想教育等内容的发展融合,强化医学英语专业人才从业素质、文化素养。新时期高校医学英语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要在分析“医学英语思政实践缺乏学科特色、医学英语的思政实践教育评价缺失”等问题的同时,利用以学科特点为导向深化教育设计、以实训技能运用为内容构建融合育人体系等举措,逐步地拓展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新路径,保证医学英语的思政育人质量。

    2025年02期 v.41;No.267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育课程的路径探索

    姚英;

    红色文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资源,是人才培养的价值索引,是推动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抓手。为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优势,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进教育课程中,需要学校从红色精神、历史、文物、故事、人物中,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方向,以文化资源为抓手,阐述红色文化资源的渗透路径,从而推动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升学生培养的实效性。为此,本文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剖析红色资源的育人内容及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融合路径及思路。

    2025年02期 v.41;No.267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混合教学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数字化转型探析

    张贝贝;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英语教学应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不断优化混合教学模式,提升高校英语教育水平及学生培养的质量与效率。结合英语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及内涵,分析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数字资源供给、师生素养、教学方式等维度出发,提出英语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策略。

    2025年02期 v.41;No.267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前体育教育现状审思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张甜;

    在当今社会,教育质量的提升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起点,因其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逐渐被各界重视。学前阶段是儿童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关键期,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不仅能有效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还能启迪智慧、培养习惯和增强合作精神。然而,当前学前体育教育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严重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因此,探讨学前体育教育的现状,审视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已成为当前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任务。

    2025年02期 v.41;No.267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红色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钟文韬;熊艺茗;

    本文探讨了红色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传承与发展,针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资源不均、教师能力不足、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首先,强调了加强体育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增加投资和更新教学设施,可以为红色体育精神的教学提供支持。其次,通过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能够提升教师对红色体育精神的教学能力和理解。此外,还分析了创新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等内容,以保证红色体育精神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有效实施。

    2025年02期 v.41;No.267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政教育引领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董沼慧;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思政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进而培育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系统探讨了思政教育引领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实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2025年02期 v.41;No.267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提升路径研究

    吴迪;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探索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与提升路径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尽管人工智能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技术理解复杂、资源分配不均、隐私与数据安全问题,以及师资队伍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难题。基于这些问题,可借助加强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结合的理论研究,建立多元化教育模式,并强化师资培训和个性化教学策略,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2025年02期 v.41;No.267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线学习小组在设计教学共创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林朝铨;王星河;张洁敏;

    探索在线学习小组在设计教学共创过程中的应用,主要采用定性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多方访谈、参与观察和分析,首先论述共创设计、在线学习小组和设计教学的关系,然后在设计教学中使用并研究其效果。研究发现应用在线学习小组在共创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深度,合适的小组规模和良好团队协作可取得更好成果。

    2025年02期 v.41;No.267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闽东畲歌进中职校园的实践探索

    赵婧靓;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优秀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作用显著。其中,闽东畲族民歌经过一代又一代畲族人民传承和发展,具有艺术形式丰富,艺术内涵深厚等特点。现结合闽东畲族民歌优势,以及其传承不容乐观的实际情况,利用发掘与利用畲族民歌特色的做法,提出其在进入校园后对学生音乐素养发展的重要价值,并分别从兴趣提升、资源提供以及实践提携等角度,展开实践探索成果的总结,以期给畲族民歌研究及中职音乐教育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2025年02期 v.41;No.267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教师数字能力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马昕晨;陈偶娣;

    运用扎根理论,识别高校教师数字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得到一条高校教师数字能力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故事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扎根理论得到的高校教师数字能力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自身数字素养的提高和数字能力外部推动的增强都能带动高校教师数字能力的提升,且外部推动的增强能通过提升教师自身数字素养而间接提高高校教师数字能力。

    2025年02期 v.41;No.267 18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与技术应用

  • 基于校本文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于少壮;魏佳;

    本文聚焦于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实境遇,具体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整体认知,对红色革命文化缺乏情感认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乏使命自觉等。针对此,文章深入探讨了校本文化的价值意蕴,包括民族性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生需求、感染性作为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情感归宿,亲近性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动自觉的时代诉求,这些均与文化自信的培育要求相契合。进而,文章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具体的培育路径:完善顶层设计以强化建设机制的系统化,打造品牌效应以丰富校本文化的个性化,以及突出校地企融合以扩展校本文化的社会化。最后,文章强调了校本文化在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

    2025年02期 v.41;No.267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插花教育策略研究

    高宗翔;

    基于文化自信宏观背景,以中国传统插花这一非遗文化为例,在分析其产生背景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明确其教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价值,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思考高职院校中传统插花的教育策略,以期实现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性情的培养以及“真”“善”“美”“圣”品德的健全,在培育其文化自信的同时达到经济、文化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025年02期 v.41;No.267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视域下五年制高职语文美育实践育人功能研究

    孙冬芳;

    在我国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探讨是主流话题,而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意识演变以及概念本质等,但涉及具体的学科教学,尤其在五年制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则比较少。核心素养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五年制高职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只有在语文教学转型的过程中,使美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只有完成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才能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下,使五年制高职学生能够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中,通过美育作用的有效发挥,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025年02期 v.41;No.267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于爽;

    教育改革力度加大,引起高校关注。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需履行人才培养责任。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以充分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高职院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与优化,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教育导向,不断推动行业发展进步,真正注入新力量。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作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打造“双创”导师队伍、找准课程目标定位等基于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1;No.267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张文倩;戚桂友;奚春华;

    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下,文化自信成为各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理解和国际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英语教学之中,能够有效促进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入了解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文章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育的结合现状,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价值意蕴,提出挖掘教材内容、突出文化内核,丰富教学方法、激活学习兴趣等策略。

    2025年02期 v.41;No.267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框架下工科高职英语课教学与赛事的融合

    李奕;

    本文将基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运用,通过研读政府教育政策与分析文献资料教育定义,明确“三全育人”框架下工科高职英语课赛融合新需求,并基于教育调研分析,探究当前高职英语课赛融合教育问题,充分结合工科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制定基于“三全育人”的英语赛课融合教育策略,提升工科高职英语赛课融合育人质量。

    2025年02期 v.41;No.267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创”背景下高职英语混合式课堂教学生态研究

    杨惠敏;

    做好“双创”背景下高职英语混合式课堂教学生态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双创教育与英语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加速英语教学成果转化。新时期高职英语混合式课堂教学生态建设,要在分析混合式教学场景单一、缺乏数字教学个性化设计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基于打造多场景交互式英语智慧教学课堂、搭建数字教育的个性化教学服务平台等举措,不断提高双创背景下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为课堂教学生态建设及双创育人培养的稳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02期 v.41;No.267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汽车专业《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杜炎熙;

    通过分析发现,教学改革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竞争力、满足行业高素质人才需求、促进高职教学质量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职汽车专业《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局限、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业发展结合度需加强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更新前沿行业教学内容、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加强校企合作交流频率等具体对策,旨在解决现有问题,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培养出符合现代汽车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025年02期 v.41;No.267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学模式与课程建设探析

    俞慧中;周婷;

    在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学模式与课程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学模式的意义及其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育公平,并确保知识的真实性,为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5年02期 v.41;No.267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李国保;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技术作为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关注。绿色建筑技术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高效能材料和设备,不仅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还能显著提升建筑内部环境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深入探讨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助力建筑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025年02期 v.41;No.267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背景下“1+X”证书制度育人提升策略研究

    黄明睿;

    课程思政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而“1+X”证书制度则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将这两者有机结合,探索新的课程育人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更能培养出更具综合素养和竞争力的人才,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通过深化教师育人意识、制定积极支持政策以及优化高校与企业合作机制等策略,可以促进课程思政与“1+X”证书制度的有效结合,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

    2025年02期 v.41;No.267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IPP模式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研究

    刘欣;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始落实以来,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劳动教育课程需要构建更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CIPP模式为劳动教育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在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评价等方面与劳动教育课程契合。以CIPP模式为理论基础,从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个方面构建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2025年02期 v.41;No.267 225-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管理队伍建设探究

    赵宇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实验技术的不断更新,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实训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实验实训室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然而,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管理运行制度缺乏合力、缺乏实践教学意识、专业技能和能力待提升、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管理运行制度、加强实践教学意识培养、提升专业技能和能力、拓展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完善激励机制等策略,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实验实训室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和高效化发展,为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2025年02期 v.41;No.267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